Nature子刊:仅熬一个夜,足以扰乱大脑“排污系统”

2025-10-31 3917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修复过程,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


睡眠不足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不仅影响认知功能,长期还可能增加神经系统疾病风险。然而,睡眠剥夺为何会迅速导致注意力下降,尚不清楚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2025年10月29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 Nature Neuro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ttentional failures after sleep deprivation are locked to joint neurovascular,pupil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flow dynamic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仅熬一个夜,足以扰乱大脑“排污系统”,当人在睡眠不足后,即便努力保持清醒,大脑似乎会强行启动类似睡眠的清洁机制,从而导致注意力下降、精神不振等表现。


640 (16).png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26名健康成年人,分别在充分睡眠和整夜睡眠剥夺后,接受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瞳孔测量等检查,并测量了注意力表现,同时记录其大脑活动、脑脊液流动及瞳孔变化,分析了睡眠剥夺后注意力障碍与大脑活动、瞳孔和脑脊液流动动态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睡眠剥夺后,即使在清醒状态下,睡眠剥夺者的大脑中脑脊液流动表现出大幅度睡眠样低频波,这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的脑脊液流动相似。


此外,在睡眠剥夺后的清醒状态下,注意力障碍与脑脊液流动的增加有关,且脑脊液流动的增加与瞳孔直径的变化有关,表明神经调节系统在调控注意力和脑脊液流动中起关键作用。


同时,注意力障碍时,脑电图显示广泛性低频功率下降,同时伴随心率、呼吸率等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变化,表明这是一个全身性的状态转变。


640 (17).png

睡眠剥夺后,脑脊液流动在清醒时表现出类似睡眠的低频波(图:论文截图)


研究指出,当大脑缺乏睡眠时,它进入一个次优的注意力状态,表现出睡眠样的流体动力学和行为错误。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注意力障碍与大脑流体动力学之间的直接联系,表明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影响神经调节系统,进而干扰大脑的“清洁”过程。


研究人员表示,当人在睡眠不足后,即便努力保持清醒,大脑似乎会强行启动类似睡眠的清洁机制,这或许是为了应对代谢废物积累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5-02098-8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