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最猛的大学,从专科直接干到顶级211!

2025-08-11 3952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有这样一所传奇高校。


它从专科起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它低调务实,却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无数个"第一"。它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所"从专科干到顶级211"的大学,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华丽转身?

白手起家:航空事业的“摇篮学校”


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成为当务之急。同年10月19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在南京511厂正式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此为南航的前身。

办学初期,学校的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床,学生们就睡木板;没有教室,就在铁皮棚子里上课。但正是这样一所"简陋"的专科学校,却肩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航空技术人才的重任。

建校仅四年后,也就是1956年,这所专科学校迎来了第一次重大跨越——经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南京航空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这一转变,是国家航空工业发展的必然需求。1955年,国家决定开始制造第一架现代化喷气式飞机及其发动机时,南航已经输送了第一批航空工业技术人才,为我国航空事业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640 (22).png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航早期发展过程中还吸纳了来自华东航空学院(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三校航空工程系合并组建)和苏州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的整合,为南航日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南航的起步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就像它后来研制的那些飞行器一样,一旦起飞,便势不可挡。

三次跨越:从专科跃升211高校


如果说195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南航的第一次跨越,那么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则标志着南航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这一时期,南航开始从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科研实力显著提升。1981年,南航再进一步,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开启了它科研的辉煌篇章。


1993年,南京航空学院迎来第三次跨越——正式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一更名不仅体现了学校学科领域的扩展,更预示着其发展进入快车道。果不其然,三年后的1996年,南航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


从专科到"211",南航仅用44年,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中国高校中堪称奇迹。


640 (5).jpg
图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微

进入21世纪,学校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2000年,教育部批准南航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南航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


特别是在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南航新增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增加数位列国内第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第一位。


这一系列成就,让南航完成了从"行业院校"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华丽转身。


硬核实力:航空报国的“报国智慧”


衡量一所大学的实力,学科建设是最硬核的指标。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航共有24个学科上榜,其中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A-;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5个学科获评B+。


而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南航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3,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两个学科位居全国第7。这样的学科实力,让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稳坐"全国第二"的交椅,仅次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40 (23).png
图源:软科

它的科研成就更是令人瞩目。建校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1791项,其中国家级奖82项。更为人称道的,南航为我国贡献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以及自主研制的首颗星——"天巡一号"微小卫星。


这些成就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航同样成绩斐然。


学校连续20年开展"与企业面对面"实践活动,构建了重点行业实践育人体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每年有约40%的毕业生选择奔赴国防科技事业,投身航空航天的伟大事业。


校友中涌现出24位两院院士,以及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陈忠贵、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等一大批大国重器总师。


这些"南航造"的行业领军人物,正是学校"航空报国"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640.gif

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航1977级校友 吴光辉


640 (1).gif

直-10/19武装直升机总设计师

南航1980级校友 吴希明


640 (2).gif

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总设计师

南航1984级校友 黄领才


640 (3).gif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

南航1986级校友 陈忠贵


640 (4).gif

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南航1988级校友 孙泽洲

图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微


向着“世界一流”,加速起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航锚定"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实施"长空学者"计划,加强"三航"高层次人才引育;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储备库制度;开展校院两级管理学院试点改革。


这些举措,无不彰显南航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决心与魄力。


在学科布局上,学校构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主体',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同时强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建设。


这种"一体两翼、交叉融合"的发展思路,将为学校未来的腾飞提供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南航飞行技术专业计划招收250名学生,虽然招生省份增加但整体计划却缩减了110人。这一"提质减量"的招生策略,恰恰反映了南航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追求。


可以预见,未来的南航将继续保持"小而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航空航天人才。


640 (6).jpg

图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微


从1952年的专科学校,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从铁皮棚子里的简陋教室,到拥有明故宫、将军路和天目湖三个现代化校区;从培养第一批航空技工,到造就大批大国重器总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用70余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中国高校逆袭的壮丽史诗。


它的故事告诉我们:起点高低并不决定终点远近,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和"唯实创新"的务实精神。在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南航这艘"航空母舰"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