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DeepSeek火出圈了。
作为一款AI模型,它思考的逻辑更加缜密,说话的语气也更加像人,甚至还懂点人情世故,被网友称为最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AI,也被拿来测试各种问题。有网友向DeepSeek发起提问:你眼里性价比最高的20所大学?(性价比的依据是毕业5年后,平均薪酬除以高考入学的分数)。其中的浙江工业大学,以“省内认可度媲美211”的形容,吸引了我的注意。

图源:DeepSeek
作为一所三非高校(非985、211、双一流),她到底有何魅力?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在民间有着“小985”之称,是浙江省内当之无愧的第二名,认可度仅次于浙江大学。
在诸如软科、校友会、QS、US、泰晤士等知名大学排名中,她超过了很多211、双一流。以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为例,浙工大排名第64,河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一众211高校,都在她后面。
如果了解了浙工大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她为何实力超群。

图源:软科
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决定,在杭州成立「杭州化学工业学校」,为国家培养化工领域的技术骨干。学校汇聚了来自浙江温州工业学校、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等多个单位的师生。
1958年,学校升格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开始招收专科生;1960年,学校再次迎来重要转折,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浙江化工学院。校址选在衢州,师生们在烂柯山下艰苦创业,开启了本科教育的新篇章。
文化大革命后的改革开放,让浙江化工学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委决定以浙江化工学院为基础,创办浙江工学院。1980年,浙江化工学院也正式并入。步入90年代,浙工大也迎来了极为关键的跨越发展阶段。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台湾实业家张子良先生达成捐资共建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张子良先生慷慨捐资1000万美元,省人民政府配套6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建设浙江工业大学。1993年,浙江工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随后,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的并入,也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体系。
更名提升了浙工大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资源整合则使浙工大的学科布局得到优化。这一时期的发展,也为她后续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入选国家“2011计划”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浙工大,已然成为浙江省内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而且入选下一轮“双一流”院校,基本已是板上钉钉!为何出此言论?看完以下分析,大家就心中有数了。
衡量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与师资团队,硕博点数量是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浙工大在这方面的表现,相当亮眼。拥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些硕博点不仅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还为学校在前沿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浙工大还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包括6名专职院士、1名中科院院士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更为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近日,浙江工业大学朱艺涵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就以“Metal-halide porous framework superlattice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化学工程与工艺(A级)是国家重点专业,制药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位列全球ESI排名前1%,尤其是化学和工程学更是进入前1‰。
同时,浙工大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且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不仅科研成绩拿得出手,浙工大的“三大一基”——大成果、大项目、大平台、一级学科博士点,也已全部就位,相信必能成功冲击“双一流”高校。对于中分段的同学而言,位于杭州的浙工大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这几年杭州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大量的知名企业(阿里、荣盛、吉利、海康威视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就业机会,同时也推动了杭州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除杭州外,浙工大的毕业生在上海、宁波这些城市的认可度也很高。在互联网IT行业、金融、投行、机械重工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发展,且薪资待遇较高。根据浙工大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02%。其中,研究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8%,本科生就业率也达到了93.80%。不仅在浙江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甚至在许多“双一流”高校中也毫不逊色。薪资待遇方面,2021届本科毕业生起薪大多在6000—8000元,部分热门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起薪可达1万元以上。研究生毕业生在信息领域的起薪一般在7000—8000元,随工作年限增长和职业能力提升,薪资也将增长。总体而言,浙工大应届生平均工资待遇达到了6500元左右。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三非大学,能取得如此成功绝非偶然。多年以来,她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专业建设,悄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赢得了无数学子和家长的青睐,是当之无愧的“宝藏大学”!相信在未来,浙工大必将砥砺前行,创造更多更多佳绩。
今日话题:在你心中,你觉得哪所三非/双非院校实力超群?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