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发现USP11-PGAM5轴来促进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
2025-11-14
4293

iNature
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毒性表型是脑出血(ICH)的标志性病理特征,也是加剧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了解调节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潜在机制对于制定ICH的靶向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2025年11月7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Guo Wei、屈延、Wu Xun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IF=14.1)在线发表题为“USP11-PGAM5 Axis Promotes Neurotoxic Astrocyte Reactivity by Aggravating the mtDNA-cGAS-STING Pathway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的研究论文。研究对ICH患者和小鼠血节周围组织的分析表明,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与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家族成员5(PGAM5)的表达水平相关。此外,USP11被鉴定为PGAM5的新型去泛素酶,它通过抑制其泛素-蛋白酶体降解来促进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中PGAM5的表达升高。
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Usp11或Pgam5敲除可抑制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机制上,PGAM5促进线粒体通透性过转换孔(mPTP)打开和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协同放大线粒体DNA(mtDNA)泄漏和cGAS-STING通路激活。清除线粒体DNA或阻断cGAS-STING通路可有效减弱USP11-PGAM5驱动的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此外,经血管肽-2修饰的细胞外囊泡被设计用于血脑屏障穿透性递送靶向Pgam5的小干扰RNA,从而显着改善ICH后的神经功能。总之,研究结果揭示了USP11-PGAM5轴在通过调节ICH后mtDNA-cGAS-STING通路来驱动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方面的全新机制。

工程化EV将Pgam5siRNA精确地递送至星形胶质细胞,促进ICH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摘自Advanced 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