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连发2篇Nature!

2025-02-19 4455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连发2篇Nature论文

2025年2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崔勇教授团队及其合作伙伴的研究成果“金属-卤化物多孔框架超晶格”(Metal-halide porous framework superlattices)


640 (4).png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此次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博士研究生张文强同学为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崔勇教授、美国UCLA段镶锋教授以及浙工大朱艺涵教授同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李德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姜建文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群教授分别在手性光学研究、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超快光谱实验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另外,北京时间2025年1月30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 “Fine-tuning gibberellin improves rice alkali-thermal tolerance and yield”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精准调控赤霉素到最佳中等水平是同时提高水稻碱-热胁迫耐受性和产量的关键;并发现一个有望成为潜在的“后绿色革命”基因ATT2,它可以微调赤霉素到最佳中等水平,从而进一步同时提高半矮秆绿色革命水稻品种的碱-热耐受性和产量。这些新发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对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640 (3).png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已毕业博士研究生郭双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陈亚鑫本文第一作者,林鸿宣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47-0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