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高校,齐发Nature!

2023-03-03 46863

上海交通大学


2023年3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刊发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兴溢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Ladderphane copolymers for high temperature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黄兴溢教授和王庆教授为通讯作者,陈杰助理研究员、周垚博士和黄兴溢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黄兴溢教授和陈杰博士申请的相关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71-4


黄兴溢团队设计了一种含氟缺陷的双链结构共聚物PSBNP-co-PTNI,该共聚物通过π-π堆叠作用自组装成高度有序阵列。通过偏振拉曼光谱测试发现,共聚物薄膜的偏振信号在平面上呈各向同性,在断裂面上呈各向异性,表明有序阵列平行于表面,因此,电介质薄膜在垂直平面方向表现出1.96 ± 0.06 W/(mK)的高导热系数。


这一研究是电气工程、化学、材料、工程热物理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上海交通大学江平开教授、朱新远教授、于春阳副研究员、钱小石教授、鲍华教授、西安交大李盛涛教授和西南交大吴广宁教授等也参与了本项研究。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7132, 52003153, U19A20105, 51522703, 52103303)、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21XD1401600)、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IPE20203, EIPE21206)等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张强教授团队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Oceanic climate changes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Asia’s water tower”的重要研究成果,在亚洲水塔水循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43-8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张强教授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申泽西为论文共同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还包括密歇根州立大学Yadu Pokhrel 副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大学Daniel Farinotti 教授,德州农工大学Vijay P. Singh 教授,奥斯陆大学许崇育教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吴文欢高工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王港。该研究主要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A0606900)、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编号:42041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寒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编号:2020.A-003)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752729)共同资助。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大学



2023年3月1日,电子科技大学乔梁、英国国家钻石光源周克瑾、北京师范大学黄兵及成都大学王清远共同通讯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Critical role of hydrogen for superconductivity in nickelates”的研究论文。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丁翔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来自英国Diamond光源、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北京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课题组的鼎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57-2


该研究结果纠正了我们对该类材料电子结构的认识,为理解镍基超导的物理起源提供了关键信息,也为未来的深入理解镍基超导的相关物理和材料性能,提供了准确的物理模型。


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4061, 52072059, 11774044, 12088101, U2230402)、四川省科技厅(2021JDJQ0015, 2022ZYD0014)和澳大利亚科学基金(DP220103229,DP19013661)的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



2023年3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冯炼团队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astal phytoplankton blooms expand and intensify in the 21st cent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21世纪海岸浮游植物水华扩大和加剧。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60-y



该研究使用1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全球卫星观测,绘制了2003年至2020年期间每天的海洋沿海藻类繁殖图。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153个沿海国家中,有126个发生了藻华。该研究绘制的藻华事件图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线信息,以了解藻华形成、维持和消散的机制。这有助于(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建立预测模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藻华的后果,也有助于制定与控制养分排放和其他有害藻华刺激因素有关的政策决定。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底层认知逻辑和研究范式已被多次验证和使用,广泛应用于新物理现象的理解和预测、新材料的设计等。非晶态材料中原子的排布无长程序、内部原子无法被直接观测而导致其三维原子结构依然成谜,原子尺度上的构效关系仍不清楚。直至目前,探索和表征非晶结构中的无序度依然是材料科学和凝聚态非晶物理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磊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陈基研究员课题组合作,于2023年3月2日在《自然》期刊发表题为“Disorder-tuned conductivity in amorphous monolayer carbon”的研究论文(DOI: 10.1038/s41586-022-05617-w),首次揭示了二维非晶材料中的构效关系。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二维材料的原子都暴露在表面,其位置可以被精准解析”这一特性,来解决非晶材料原子结构解析的难题。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17-w


北京大学材料学院2018级博士生田慧丰、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级博士生马银行、北京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镇江、物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程谋阳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宁守琮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磊、周武和陈基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的合作者包括北京大学王恩哥教授、裴坚教授、雷霆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Stephen J. Pennycook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茂枝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智刚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黄元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王钊胜研究员等。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基金的支持。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nature官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