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CESEM 2025)

第七届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CESEM 2025)   

202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nergy Materials

ccesem 2025.png

 地址2025年9月5-7日        地址 中国广州

摄图网_501632649_广州CBD航拍(企业商用).jpg

摄图网_501131790_广州夜景城市天际线(企业商用).jpg

摄图网_501632654_广州CBD夜间风景(企业商用).jpg


News.gif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ccesem.net

大会时间:2025年9月5-7日

大会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一轮截稿:2025年7月4日

录用通知:投稿后1周左右

出版检索:会议论文集出版,提交EI、Scoups等数据库;

主办单位: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承办单位:AEIC学术交流中心

Top003156-logo.png

Registration 2.pngSubmission 2.png


箭头3.png大会简介

    为交流近年来国内外在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领域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展示最新成果。第七届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CESEM 2025)由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主办,将于 2025 年9月5-7日广东广州召开。

    CCESEM 2025已经成功举办6届,本次会议将为专注于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优秀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新想法、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探讨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等领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最新成果,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敬请关注CCESEM 2025官方网站获取最新会议动态、注册信息投稿指南。期待在广州与您相见,共襄学术盛举!



箭头3.png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Top003156-logo.png

承办单位:AEIC学术交流中心



箭头3.png主讲嘉宾

ccesem 2025 主讲 胡迟春1.png

胡迟春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

胡迟春,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入选中国-欧盟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和珠江科技新星人才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德科学中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共同成立)项目2项,境外课题4项,粤港联合重大课题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澳门、广东、广西、贵州、江西、陕西、浙江、西藏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和市政道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


CCESEM 2025 主讲 刘军.png

刘军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3)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先进储能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25篇),总引用16000余次,H指数7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余项。任中国能源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功能材料分会专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委会委员。成果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称号。


主讲 Lan Zhang.png

张兰 首席研究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张兰博士于2007年在山东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她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MAE)燃料电池研究团队,致力于抗硫、无镍电极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的应用研究。2010年,她转入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ERIAN),参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及现场制氢等多个科研项目。凭借卓越的研究成果,她于2015年8月晋升为高级科学家(Senior Scientist),并于2021年8月晋升为首席研究科学家(Principal Research Scientist)。张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65余篇学术论文,H指数为27。她已获得4项美国授权专利(另有6项在审)、6项中国授权专利(另有6项在审)及2项新加坡授权专利(另有6项在审)。其中,多项专利已成功授权四家公司进行商业化应用。张博士的研究重点聚焦于自支撑金属氧化物基催化剂在甲烷和氨裂解中的应用,以推动高效氢能制备及碳中和能源技术的发展。此外,她还积极探索纳米碳材料在催化、储能及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潜力。其研究领域涵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烟气净化以及现场制氢等前沿能源技术。


徐岩.png

徐岩 副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电力工程中心主任

徐岩博士于2008和2011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3年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获博士学位。他先后获悉尼大学博士后基金(University of Sydne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和南洋助理教授席位(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ship)。他于2021年晋升为副教授(终身教职),于2024年获任Cham Tao Soon工程学教授(以南洋理工大学创校校长命名的冠名教授职位)。他同时担任南洋理工大学电力工程中心主任以及新加坡电力集团-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的联席主任。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徐博士在IEEE-Wiley、IET和CRC Press分别出版了3本专著,并发表了135篇IEEE Transactions和35篇IET期刊论文。他拥有22篇“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并获得了10项IEEE/IET论文竞赛和会议最佳论文奖、2022年IET优秀奖(最佳论文)、2021年《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杰出论文奖、2020年《IET Energy Conversion & Economics》优秀论文奖以及2018年《Applied Energy》高被引论文奖。徐教授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成员(Editor),包括《IEEE Trans.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Smart Grid》,《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T Energy Conversion & Economics》,《MPCE》,《CSEE JPES》,还曾担任IEEE PES新加坡分会主席(2021至2022)以及2022年第11届IEEE ISGT-Asia Conference联合主席(General Co-Chair)。徐博士曾获得2024年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科研奖(青年),以及2024年IEEE PES新加坡分会杰出工程师奖。



TPC主席 Yaolin Yi-圆.png

易耀林 副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专业技术委员会

“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TC307)”秘书长

易耀林博士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曾任盛裕-南大联合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研究兴趣包括特殊土地基处理、固化土海洋耐久性、工业废料的碳化处理等。易博士现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专业技术委员会“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TC307)”秘书长,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岩土分会(ASCE Geo-Institute)地基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期刊副主编,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和Ground Improvement期刊编委。





箭头3.png论文出版

(一)会议论文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正式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等数据库检索

Picture Ei_0.png   256px-Scopus_logo.svg_.png 

◆论文不得少于6页。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秘书陈老师19022043304(微信同号)

◆大致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Submission 2.png


箭头3.png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能源
电气电力

节能技术

煤矿工程与技术

能源存储技术

可再生能源

热能与动力工程 

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 

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系统

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 

矿产资源与采矿工程

风力发电

太阳能相关技术与应用

替代燃料

核电技术

温室气体处理 

清洁能源开发 

热工程与热力学

传统能源工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无传统电力)

建筑物中的能源

能源设备与能源管理

热能工程与风能工程

核能工程与氢能资源 

能源材料与能源技术

能源安全与能源系统

能源转换与能源效率

能量分析与能量转移

清洁煤和化石燃料 

生物质能源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

节能照明产品和技术 

新能源汽车

油气资源工程

资源处理的机器和设备

水力发电,地热和潮汐

沼气和生物质能

混合能源系统

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新技术

电气工程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计算智能

机械工程和力学 

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 

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

动力机械与机械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 

机械自动化工程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 

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 

软件规格

计算机中继

电磁和光子学

集成光学和电光器件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和天线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电力电子

机器人和雾化工程

电池管理系统

遥控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软件保证

激光技术和电光技术的应用

装配和包装

电能加工

微波理论与技术

天线和传播

半导体的电光现象

调制、编码和信道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技术

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设计

传播的模拟

太阳能发电

风力发电

先进的测量和机器视觉系统 

林业机械与采矿机械 

各种重工业机械和轻工业机械 

先进功率半导体

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

通讯系统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应用

诊断和传感系统

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统

测量技术与仪器

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

MEMS-微型传感器和结构

微型机械

信号处理

电力电子和电力驱动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经济学

功率优化

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

电力系统保护、运行和控制

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系统和能源

电力系统放松管制

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

实时控制

半导体技术

传感器和微型机器

输配电系统和设备

汽车、牵引和航空航天中的电力电子设备 

电动驱动器及应用

电动汽车技术

电机及电器

电机、电力电子和工业应用

电工材料与工艺

电力牵引系统和控制

电磁与应用超导

电磁兼容

电磁暂态程序

电子材料

电子、信息和控制系统

电工技术

高压及绝缘技术

高压工程及绝缘技术

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化

信息技术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系统和方法

逆变器和转换器技术

电工材料

环境土木
材料

交通工程

环境与材料

环境工程与能源

环境工程与计算机

环境工程与遥感

环境工程与大数据

环境工程与电气

环境工程与机械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铁路工程

公路工程

地震工程 

防灾减灾

水利与电力电气

水利与计算机应用

水利与机械工程

水利与动力工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土木工程技术

土木勘测

土木工程机械

土木工程抗震

隧道与桥梁工程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

新型建筑技术

工程结构与抗震

工程监测检测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改造技术

结构修复、改造和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技术

钢结构、金属结构技术

装饰装修、防水、基础技术

模板机具技术

建筑构件生产技术

建筑水暖电气

建筑电力系统

建筑设备安装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智能建筑技术

环境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材料

新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和生物装置

光学

电子和磁性材料

复合、混合和多功能材料

金属和合金

环保绿色材料

纳米多孔材料

高分子材料

绿色催化化学

光伏材料

硅材料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纳米科技在稀土方面的应用

冶金工程

电工材料


Hot.png其他相关主题亦可投稿,详情请见官网...


箭头3.png会议日程

日期时间
内容

2025年9月5日(周五)

13:00-18:00
报名注册



2025年9月6日(周六)

09:00-12:00开幕式、主讲嘉宾报告、茶歇环节
12:00-14:00午餐时间
14:00-17:30口头报告
18:00-19:30

晚餐

2025年9月7日(周日)
09:00-18:00学术活动/离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会议议程以现场为准。


箭头3.png参会方式

image.png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提供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名额;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统一由组委会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企业赞助:开放展位、展架展示、资料装袋、宣传片播放、技术报告等多种企业参与形式,请详询秘书处。

7、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所有作者需点击以下图标进行报名参会:

Registration 2.png


箭头3.png注册费用

类别注册费(人民币)
常规单篇投稿(6页)
3400元/篇
超页费(第7页起算)
300元/页
仅参会不投稿1200元/人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3人或以上)1000元/人
额外加购论文集500元/本

费用说明:

每篇文章注册费一个免费参会名额,作者参加会议无需额外缴费,其他作者或陪同人员可注册为听众; 

②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本纸质版会议论文集;

多篇投稿可获优惠,详询会议秘书处;

④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

⑤收费均开具国内正规机打发票,可开“会议注册费”或“版面费;

⑥学生必须向会议秘书发送适当的文件来证明他们的身份(如学生证);


箭头3.png联系我们

  会议官网:www.ccesem.net

  会议邮箱:icccesem@126.com  

  会议秘书处:Sukie Chen|陈老师

  联系方式+86-19022043304(微信同号)

会议秘书

8192bd03e5b27b3b33c0d66169cdeb50.jpg

AEIC-陈老师(投稿/参会邀请码C8298

手机微信:19022043304

秘书处微信

c3be32d2db6d81a27a681af84bb9d887.png

详情请扫码咨询

—————————————————————————————————————————

箭头3.png其他学术支持

编译服务.jpg 写作辅导.jpg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