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圆满召开


2025年7月4-6日,由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及圭尔夫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RAIIC 2025)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成功召开。来自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内外的学术泰斗,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4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和学者齐聚成都。

会议合照
本次大会由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由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群体智能与控制研究所协办,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及Intelligence & Control期刊支持,并由AiScholar 艾思科蓝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
大会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设置1个主会场以及4个专题分会场,累计呈现18场专家前沿报告、44场青年学者报告及35组海报展示,构建起涵盖主题报告、特邀报告与即时互动的学术生态圈,同期召开的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编委会与会议议程深度联动。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晖教授及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雷印杰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会搭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以合作交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寄语大会圆满成功。大会开幕式由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张华教授主持。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晖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雷印杰教授致辞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张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报告环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圭尔夫大学杨先一教授,国家级人才、国家优青、东南大学虞文武二级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优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希旺教授,国家杰青、华中科技大学苏厚胜教授共四位嘉宾作主旨报告,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等前沿话题,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关键挑战及发展趋势。大会报告分别由四川大学杨鑫松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刘兴文教授主持。

圭尔夫大学杨先一教授作主旨报告
《From Biological Inspiration to Intelligent Robotics》

东南大学虞文武教授作主旨报告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in Networks》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希旺教授作主旨报告
《Cooperative Control Theory for Swarm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ircraft Swarms》

华中科技大学苏厚胜教授作主旨报告
《Coordinated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observation of cross domain unmanned systems》

四川大学杨鑫松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西南民族大学刘兴文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分会场环节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的58位专家、学者就“低空经济区的安全与应急控制”、“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神经网络动力学理论、优化算法及应用”、“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优化、博弈及应用” 四个主题展开探讨,现场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了热烈浓厚的交流氛围。
分会场一:低空经济区的安全与应急控制

分会场二: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分会场三:神经网络动力学理论、优化算法及应用

分会场四: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优化、博弈及应用
大会推荐并颁发了“优秀论文奖”、“优秀论文提名奖”、“优秀青年学者报告奖”、“优秀海报奖”等18个学术论文奖,鼓励青年学子潜心科研,与会青年纷纷表示通过会议沟通了信息、加强了学术交流、砥砺了创新思维,加深了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思路,今后将持续深化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等相关研究,助力我国科研事业发展及科技人才培养。
7月6日上午,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编委会圆满召开,通过圆桌论坛的形式展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论文质量审核标准等议题讨论,推动IR期刊在领域内学术交流与创新方面迈出坚定的一步。

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编委会
本次会议聚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了包括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智能控制与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话题,分享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讨论了相关技术的前沿进展,交流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