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5-16日,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在南京成功召开!大会采用线下+线上双模式,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逾百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通信与计算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AiScholar艾思科蓝为本次大会提供全过程的技术和服务支持。
本次会议由南京邮电大学主办,海南大学、桂瑞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三峡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作为支持单位。大会紧扣科技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国际智能通信与计算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建立起广泛的合作网络,为海内外学者和科研人员未来的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坚实的基础。南京邮电大学、IEEE Fellow桂冠教授,西北工业大学、IEEE Fellow刘家佳教授作大会主持。美国奥本大学、IEEE Fellow毛世文教授致开幕辞,代表组委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他指出,今年是ICICC征程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的专家齐聚一堂,进一步交流前沿研究成果,并探索智能通信、计算及相关跨学科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创新性发展与成果转化。
美国奥本大学、IEEE Fellow毛世文教授致辞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邹玉龙教授出席并致辞,指出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不仅给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且能有效推动学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衷心祝愿各位专家学者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促进国际智能通信与计算领域的协同与创新。大会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荣幸国际顶尖学者Fumiyuki Adachi教授(IEEE Life Fellow、日本东北大学),Geoffrey Ye Li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伦敦帝国学院),Nei Kato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日本东北大学),Abbas Jamalipour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悉尼大学),官科教授(Life Fellow RSA、北京交通大学)作大会主题报告,深度探讨智能通信与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趋势和前沿突破。Fumiyuki Adachi教授(IEEE Life Fellow、日本东北大学)作大会主题报告Title: Building Green and Resili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for 6G SystemsGeoffrey Ye Li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伦敦帝国学院)作大会主题报告Title: Large AI Mode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i Kato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日本东北大学)作大会主题报告Title: AI-bas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ies towards 6GAbbas Jamalipour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悉尼大学)作大会主题报告Title: Generative AI-Based Secu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Low-Altitude Economy Networks官科教授(Life Fellow RSA、北京交通大学)作大会主题报告Title: HyperRT: Synthesizing Ray-Tracing and AI for Real-time Wireless Digital Twins在各分会场,与会人员围绕“智能通信与计算”及相关研究领域各方向的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就目前的热点问题展开建设性研讨,共享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启发。本次会议共举办5场主旨报告、17场口头报告和22场海报展示,并设立优秀论文、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优秀海报奖项。通过表彰优秀的科研人才与科研成果,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学者在领域前沿不断探索。至此,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在专家学者热烈讨论的氛围下圆满落幕!ICICC 2025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全球智能通信与计算领域的学术魅力和广泛影响,更搭建了一个跨国界的深度交流平台,激励学者不断探索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