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联动 | 这场国际学术会议闭幕

2025-04-08 27570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640.png


3月29日—30日,DEAI 2025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DEAI 2025”)在东莞和惠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首次双城联动,主会场设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分会场设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校区,以“赋能未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优秀论文口头汇报、海报展示、圆桌对话、成果发布、实战研修班等十余项活动,全面展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应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一、东莞主会场

群贤毕至共绘新蓝图


640.jpg


3月29日上午,DEAI 2025在主会场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拉开帷幕。大会吸引了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香港恒生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江西服装学院、营口理工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0余所高校的学者,欧洲数字创新中心,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代表共200余人现场参会。美国纽约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德雷塞尔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韩国汉西大学、马来西亚林肯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湘南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广州软件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及国家电网数字业务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南瑞集团公司、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线上参加。


640 (1).jpg


本次大会由中国市场学会、大湾区产教联盟指导,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会共同主办,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和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并获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欧洲数字创新中心、澳门中西创新学院、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研究分会、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家境内外机构协办支持,新华网、科学网、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东莞日报、新浪网等提供媒体支持。


(一)  领导致辞

共话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


640 (2).jpg


广东科技学院校长、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梁瑞雄教授致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核心区,承载着推动科技突破、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本次会议紧扣数字经济产业前沿与教学改革趋势,旨在探索数字技术重构区域发展模式、驱动“硬联通”与“软融合”的双向突破,以技术创新破解实践难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落地实践提供支撑。


640 (3).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张方阳博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致力于深入探索并实践数字化教学的前沿路径、智能化管理的创新策略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模式,助力开创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能的教育环境。


640 (4).jpg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校长Juan Manuel Corchado教授通过视频致辞指出,全球数字经济的创新需加强跨国协作,通过学术互通与项目共建,推动技术标准与伦理规则的全球共识,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本次会议是推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协作的重要平台。


640 (5).jpg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由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教授主持。


(二)主旨报告

专家共话前沿技术与应用策略


640 (6).jpg


香港恒生大学周家贤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在中国香港的发展情况”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实力卓越。如香港中文大学开发了自动人脸识别系统、AI辅助肺癌诊断技术等成果,但面临人才储备不足、数据开放程度低及算力资源短缺等挑战。他提出建设亚洲超算中心以提升算力水平,普及AI教育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及深化大湾区联动协作等解决策略,共同推动AI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640 (7).jpg


浙江大学王化教授作题为“AI+金融人工概述及基于情感分析的大语言模型市场预测”的主旨报告。他展示了专精化大语言模型及该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他表示,未来计划引入强化学习技术,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动态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640 (8).jpg


广东财经大学于成学教授作题为“数字经济的全球变局与中国力量:人工智能重塑国际竞争新格局”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全球数字经济因AI竞争加速重构。中国通过自主创新突破芯片封锁、构建算力网络与开源生态,重点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及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应用。粤港澳大湾区要以制度创新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与硬科技攻关,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全球合作共建智能文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640 (9).jpg


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赛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祁生胜作题为“AI驱动下教育产业‘双向赋能’战略蓝图:培育未来人才的10个创新支点”的主旨报告。他提出,AI技术正推动产业与教育双向赋能:产业端通过智能工厂、供应链优化等提升效率,教育端借助个性化学习平台、虚拟助教等实现精准教学。未来将推动教育产业复合体建设,实现园区与教育无缝对接,同时突破技术整合、伦理规范等挑战,建立开放生态,促进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


640 (10).jpg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作题为 “Digital Twins for Sustainable Block Chain Systems”的主旨报告。他聚焦区块链系统的动态优化,提出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管理方案,并通过自主研发的SymBChainSim仿真工具,创新性设计“元区块链”决策层,确保透明性与可追溯性,为去中心化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 特聘专家

聘任仪式隆重举行


640 (11).jpg


会上,举行了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陈标新教授为周家贤教授、王化教授、于成学教授、Georgios Theodoropoulos教授、祁生胜董事长5位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金融、国际竞争、区块链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和企业家颁发了特聘专家聘书。这些专家的加入,为研究院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研究院的智库力量。


640 (12).jpg


特聘专家聘任仪式由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秘书长李建才主持。


(四)成果汇报及大会总结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824.png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829.png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833.png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838.png

本次会议收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与地区500多名作者的378篇论文。广东科技学院刘立冬、华南理工大学陈金荣、长沙理工大学刘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袁帅、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朱国庆、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邓泰生等14位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分别以“智慧乡村农业嵌入式发展分析”“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机器学习的创新方法”“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的规模测度和经济效应研究”“网易天玄链开源社区建设”等为主题作研究成果汇报。


640 (13).jpg


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波主持优秀论文作者口头汇报环节并作大会总结。他表示,DEAI 2025以“赋能未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知名学者、行业领袖与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5位主旨报告嘉宾和14位优秀论文作者的口头汇报展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缩影,彰显了全球化视野下的开放合作精神。他呼吁深化跨界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共同书写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五) 海报展示促交流

640 (14).jpg


精心设计的海报展示区成为 DEAI 2025的一大亮点。大会通过海报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41篇优秀论文,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医疗、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这些海报不仅展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融合,还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与会者围绕海报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观点与见解,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碰撞,成为本次会议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主会场精彩图片,请扫码查看:

640 (1).png

二、惠州分会场

聚焦产教融合实践


640 (15).jpg


3月30日,大会分会场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何金华,惠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茜,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宇、校长张方阳,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副校长陈友鹏,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翠玲,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张彦红、韩国新,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文,惠州市技师学院副校长金正宾,惠州市教育局高职科科长陈聪,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钟茂青等领导嘉宾及来自省内外高校、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300余人参会。


(六) 开幕致辞及成果发布


640 (16).jpg


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何金华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始终坚守“制造业立市”之根本,秉持“创新驱动发展”之战略,构建起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支柱产业集群。本次学术会议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为主题,与惠州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期待通过这一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路径。


640 (17).jpg


大会联合主办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副校长陈友鹏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既是一场前沿科技的“华山论剑”,更是一次产学研用的“湾区会师”。希望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打造产教融合创新高地、技术技能转化高地、数字人才培育高地,开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蓝图。


640 (18).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宇在致辞中指出,站在大湾区“9+2”城市群深度融合的历史节点,我们需以“数实融合”重构传统制造业价值链,以“城市大脑”推动交通、政务、环保等领域的全域数字化转型,以“人才共育”打破边界,让职业院校的课堂直通企业生产线。他表示,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探索技术突破的“惠州路径”,培育产业升级的“湾区范式”,构建共生共荣的“智慧生态”。


640 (19).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科技部部长梁乃锋教授以“改革创新,数智赋能,推动学校发展跻身前列”为题,发布学校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学研成果。


640 (20).jpg


惠州分会场开幕式由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方阳主持。


(七)专家主旨报告话发展


640 (21).jpg


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孙为军作题为“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包括智能采样、数据分析与预警等,可实现无人运维和自动化监测,大幅提高效率。他强调,人工智能在污染溯源、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向智能化转型。


640 (22).jpg


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作题为“基于大模型原理的产教城融合服务平台建设路径”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教育理念和技术落后于社会发展。他分享了建设“人职匹配”人才服务平台与“一体两翼”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的实践案例。他提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要坚持“用户中心,需求导向”,与时俱进,瞄准前沿技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战略机遇,运用大模型原理,依托产业大数据资源,构建行业--职业--专业谱系图,实现人才培养需求与企业岗位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的“双重对接”。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推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他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备先行先试、打造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平台的优越条件。


640 (23).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张方阳作题为“时代的双重浪潮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重构、治理、未来”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惠州正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如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工业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重构产业生态。在治理方面,他强调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推进,确保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未来,惠州将借助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40 (24).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侯柏林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八)圆桌对话


640 (25).jpg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张彦红、惠州技师学院副校长金正英、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侯柏林、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校企合作办主任杜向凡、亿纬锂能总部人力资源总监梁东来、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部总经理李建才等嘉宾参与圆桌对话。各方围绕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精准对接、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协同技术攻关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前瞻性策略。


640 (26).jpg


圆桌对话由大湾区产教联盟副秘书长皮伟主持。


(九)专题辅导+特约汇报


640 (27).jpg


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朱黎明带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多场景应用与进阶使用”的专题辅导。他结合理论与实操案例,剖析AI技术在产业升级与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路径。


640 (28).jpg


苏州博理科技联合创始人李乔以企业视角分享“3D打印超百万级终端应用产教融合”。


640 (29).jpg


广东奥普特种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巫东鹏聚焦“机器视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呈现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真实场景。


640 (30).jpg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吴仁君、长春大学张斯琪等青年学者分别通过口头汇报展示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


(十) 优秀论文颁奖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954.png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2959.png

屏幕截图 2025-04-08 164442.png


惠州城市学院作为大会联合主办单位,学校教师积极投稿。学校党委委员、科技部部长梁乃锋教授为获得优秀论文奖的23名投稿作者颁发奖状以示鼓励。



三、AI实战培训赋能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


640 (31).jpg


3月30日,东莞主会场同步举办“AI赋能高校教师智慧教学及科研全场景应用实战研修班”。来自全国近20所高校的200余名教师及科研负责人齐聚,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深度参与培训。


640 (33).jpg


培训班特邀工信部高级技术专家郑宇与浙江大学博士、经济学副教授吴波担任主讲人。两位专家结合真实案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与科研场景中的应用,深入剖析AI工具在课堂互动、学情分析及学术研究中的落地路径,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从理念革新到技术实践的全方位支持。


640 (34).jpg


培训内容涵盖AI技术在教学设计优化、个性化教学评估以及跨学科文献解析中的应用,帮助教师掌握前沿技术工具的实践方法。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参训教师不仅提升了数据洞察能力,还为学术成果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奠定了技术基础。此次培训助力高校教师突破传统教学与科研模式,为教育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640 (35).jpg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