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教育。一般来说,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常情况下,这三种教育会贯穿人的一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从狭义上来说,“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形式、目标也有所差异。
本文所要谈的是学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也称“大学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子成为国家栋梁,迎来人生新篇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无论是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还是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还有近年发生的北大学生弑母案,等等,都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大学生,他们拥有高学历,他们身在象牙塔,他们使用着这个国家最好的教育资源…却也做出了人神共愤的事。
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不具备普遍性,是个例,但仍令人堪忧。我们痛心疾首的同时也不得不产生疑问:大学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灵魂在哪儿?
著名学者、作家冯骥才老先生曾说:“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过渡的最后一站,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失败,大学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而衡量失败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缺失的大学生,即使学历极高,专业能力极强,也不能经世济民,更有甚者,祸国殃民。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我们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大学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同时,必须解决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下面,具体地聊一聊。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摘自中国教育报《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这样解释人文:“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一言以蔽之,人文精神即是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要求我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自《大学》)
这是汉语“大学”一词的由来,语出中国优秀国学典籍《大学》。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弘扬人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注意,这里用到的是“完善”一词,不是“完美”一词。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人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但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总说人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之间有着极强的共性,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儿呢?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克制了兽性,拥抱了神性。
我们通常说的“人性”即是兽性与神性的调和与平衡。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的弱点”,则是指人性中藏匿的兽性,即劣根性;“人性的光辉”则是人性中接近神性的部分,即至善至美。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法律》中写道:
“人是驯化的或开明的动物;不过,他得到了正确的指导和幸运的环境,因而在一切动物中,他成为最神圣、最开明的;但是倘若他受到的教育不足或不好,他会是地球上最粗野的动物。”
大学教育的目的即是通过教化使人拥抱更多的神性,与此同时淡化、克制兽性,使其成为最“文明的动物”。
三、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
“中兴业,须人杰。”
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的国家需要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需要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中的“人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少年”、“人杰”。
1980年5月26日,我国改革开放蓝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四有人才”,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与人文精神培育契合。
“四有人才”是当时国家对于普通公民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尽管时间过去了将近四十年,这一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目前来说,我国公民的素质仍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要完成“四有人才”的目标,道阻且长。
如果有捷径,那就是首先从“最有素质的公民”——大学生抓起,发挥大学生这一较高素质群体的带头引领作用。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四有人才”的目标,大学教育也显得更有意义。唯有如此,大学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才能熠熠生辉。
四、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过: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前文我们发现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这一问题,但并无提到具体如何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下面,聊一聊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三个可行性措施:
01、有教无育→教、育结合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与此同时,以学生成绩作为奖惩的考核机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师“为教而教”,以至于我们的教育“有教无育”。
十年寒窗苦读,莘莘学子步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但是“有教无育”的教学方式并无较大改观,仿佛成年的大学生真的“成人”,不需要“育”。
事实是,由于成长阶段缺乏人文精神的培育,成年的大学生未必“成人”。
但是欠下的债始终是要还的,我们的大学生缺失的人文精神需要在大学阶段完成培育,大学老师需要教、育结合完成这一任务。
02、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博雅教育结合
大学教育更多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比如笔者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是经济学,即是主要对经济学方面的专业性学习。
专业性学习有很多优势,但也不乏弊端。比如说,专业性学习易使得学生“三句话不离老本行”,思维受局限,同时也很难完善三观,很难从中获得人文精神的滋润。
专业教育之外还需要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又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结合方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四有人才”。
目前来说,一些大学开设了通识课程,这是大学教育向好发展的表现。
03、关心深造率、就业率→关爱大学生
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教育关心升学率、考上名校率;大学,学校教育关心深造率、就业率。
这并非不可,升学率、深造率、就业率这些指标有些意义。但是,教育不应该只关心冰冷的“数据”,还应该关心、关爱每一颗“跳动的心”。
一个不被重视、不被爱的人,也很难去重视他人、关爱他人。无论是“马加爵事件”,还是“药家鑫事件”,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呵护、重视他们,避免美丽的大学校园发生更多的悲剧。
结语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但是知易行难,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笔名:沉一
职业:在校大学生
就读/供职院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领域:经济学,教育学,文学
自我评价:喜欢读书、思考,热爱写作,自由撰稿人,有多篇文章在媒体网络平台发表。
代表成果:《当代社会需要人文企业家》,《2019年经济诺奖告诉你: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