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82岁娶28岁姑娘,关于他我们还应该知道些什么?
他是谁?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
1938年以高二身份参加高考进入西南联大
1942年本科毕业于西南联大
1944年获西南联大研究生
1945年获庚子赔款就读芝加哥大学
1948年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
1949年进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与李政道合作
1954年和米尔斯提出非阿尔法贝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7年获诺贝尔奖,年仅35岁
……
相信到这里,大家已经猜出来他是谁没错,就是杨振宁先生。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提出“杨-米尔斯”理论
1956年,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信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他们的镜像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引起了学界轰动。
同年夏,吴健雄决定做相关实验验证其理论准确性。1957年1月,吴领导的实验组所做的结果验证了杨和李提出的理论,引起了全物理届的大震荡,学者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之大家知道只有女人才能正常分娩孩子,但突然有人提出来男人也可以做到,并且拿出了实验证据。伟大物理学家的开创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1957年,杨获得了物理学界至高无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年仅35岁。从论文发表到获奖,仅一年,要知道,一般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颁发给几年、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成果,并且人还是要活着的,所以有“想得诺奖,身体一定要好”的戏说。由此,足见物理学界对此理论的重视,也侧面反映出杨先生的伟大。
但这并不是杨先生的最高成就,“杨-米尔斯理论”才是。虽然这个公式好像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懂。但仔细回想一下从小学到大学的物理课本中,以中国人命名的公式理论,不是少见,是罕见。想到以后学生的物理课本中终于可以看到以中国人命名的理论,那是多么的荣幸。
世界上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先说“伟大”
丁肇中(获诺奖华人)曾经评价杨振宁:“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发展主要里程碑时马上就想到:相对论、量子力学、杨振宁(规范场)……”
如果大家觉得中国人自己评论自己没有太大说服力的话,看下面:
1994年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这样说道:“(杨振宁的)这一理论模型已经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并必然对未来产生相提并论的影响”。
如果大家觉得还不靠谱,再来看:
2000年,《自然》评选出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就在其中,名列第十八位。和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做古的科学巨匠,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牛顿、麦克斯韦、波尔、薛定谔等等,这些活在教材里面、熠熠生辉的名字,随便一个就让人心生敬畏、肃然起敬。
再谈“活着”
大家看一下上面提到的全人类、全世界最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好像大家想要了解他们,触摸他们高深的灵魂和思想,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查资料,因为都已作古,无论你多么的厉害,想要见一面本人、甚至和他们聊聊天,只能想一下。
但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振宁先生。生于1922年的他,如今97岁高龄,没有什么大的身体毛病,不糊涂,也不是一种躺在病床上靠高额的理疗费用维持的“活着”,而是实实在在、做贡献的活着,他不仅经常为中国各大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还会给本科生讲课,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俨然一本活着的“教科书”,世界级“活宝”。
这样伟大的人,在大家关注最多的却还是杨先生的情感问题,甚至拿霍金跟杨先生相提并论,有句话大家可以听一下,“霍金很厉害,但在物理届,只配给杨提xie”,确实有道理,霍金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一位励志学学霸;与其说他活跃在物理学界,不如说他在媒体界、出版界更加活跃,而杨振宁先生,才是真真正正搞研究、做出了实际成果、还活着的华人。
他的爱国,少有人可及
当提到中国本土诺贝尔得主,人们可能不会想起杨教授,因为他是美籍华人;
当提到爱国的诺奖得主,人们可能想不起有这样的人,因为大家不了解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先生的爱国,天地可鉴。
杨先生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傲,早在1957年接受诺贝儿尔奖金致辞的时候他就说道:“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即使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至于现代科学。”
获得诺奖后,马上鼓励在台湾的母亲曹秀清设法取道美国转往中国大陆,最后成功在北京定居;
1971年夏,杨先生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回到美国后便开始在好几个城市举行演讲宣传。但当时的年代受各种条件影响,国外好多学者对中国的印象并不好,“做不出研究的黄种人”,但在杨先生的感召下,开始转变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要知道,在当时中美关系并没有解冻的情况下,杨先生的做法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他却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
1971年上半年,参加保钓运动,穿梭在全美各高校做演讲,以所见中国不曲不饶之精神示于学生,发表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轰动异常,被称之为运动的精神导师;
1971年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议”听证会上作证,用史实讲述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
中科大创建少年班并设立计算机软件专业、中国引进《环球科学》前身《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权、中美建交上都有他为之努力奋斗的影子。现如今九十多岁的高龄,仍旧奔波在各地为中国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8月26日,95岁的杨振宁先生放弃他国国籍,正式回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