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刊版费高怎么破?投稿免费SCI期刊难道有错?
自从多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来,网上对此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但可以明显感受到:看文献的和写文献的网友所持的意见却有很大差异。与此同时“非三高论文不得报销”又为很多国内SCI投稿的作者浇了一盆冷水。如今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感同身受下学子和科研人员内心的纠结就“扑面而来”。
相关政策发布后科研工作者却更为难了
逐步取消SCI论文硬性指标要求后,也许可以减轻考虑职称和毕业的学生科科研工作人员肩上的压力,但是并不是代表着国内期刊的质量就会因此迎来大幅提升,而版费绝对是个一定绕不开的话题,事实上:国内期刊配合企业事业单位的绩效职称评定需求,版面费也不断提高。一些所谓的中文核心期刊,先交几百元的审稿费,再收个动辄三四千的版面费,在如今“非三高论文不予报销”的“助攻”下瞬间劝退了不少投稿者,例如最近网友挖出的北大核心期刊《福建茶叶》,只要是和茶叶有一点相关,随你是什么行业什么单位,只要愿意掏钱就能发表文章,着实沦为了灌水神器。
与此同时很多免版面费的SCI期刊可以让投稿人不用为版费发愁,又有较高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了大家纷纷“投靠”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很难再去期待国内期刊投稿能如雪片般袭来。
全力支持下的国内期刊,为何还是得不到认可?
对国内期刊的政策支持我们最近已经看到非常多,但除此之外,国家在财政上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Nature早在2019年12月就报道过中国政府在未来5年,每年将斥资2亿元人民币来帮助提高280个学术期刊。
这项财政支持将国内期刊分为三个等级,按照不同等级来划拨支持资金,一等级的期刊最多每年可以拿到520万元的资助,即使第三等级的期刊最低也能获得每年4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样大力的足以体现了要振兴国内期刊的决心,但是效果一定会好吗?我们不禁疑问。
要知道国内期刊的诟病似乎并不是资金不够,关于其水平不足、卖版面、灌水不止、造假成风的吐槽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人民日报》曾撰写过文章表示其背后的原因源于“我们的科研人员缺乏科技文化自信”,这个观点似乎没有获得太多人的支持。而如下网友的评论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在这样的吐槽下,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依然选择投免费的SCI期刊。
从博士毕业不再强求发表SCI论文再到“非三高论文不得报销”,我们始终没有等来一个具体的“量尺”,“一刀切”的治标不治本,真的会让国内期刊可论文发表的环境变好吗?对此小编想说:期刊改革之路,优胜劣汰远比物质的投入来得更重要。回过头看,中国早在2016年就成为了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一国(每5篇论文中就有1篇由中国人员发表),但同时也是全球最高撤稿量的国家(每千篇撤稿率1.13%),由此可见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