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多所高校导师制度改革!

2024-04-18 3423

“取消目前的博导评聘制度!”


“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并非一朝拥有,终身受用。”


十余年前,一位高校教授曾发文,呼吁改革当时的博导评聘制度。


如今,有关“导师”的讨论再次现身风口浪尖。“导师”为何问题不断、争议不休?



“导师”急需求新、求变



研究生导师制度,并非我国“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教授刘亚敏指出,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创立并非基于自身传统的逻辑延续,更多的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研究生导师制度基础上的本土创新。


自1902年,中国研究生制度萌芽,先后采用日本、德国的学徒式培养模式;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吸取了开设历史悠久、导师制经验更加丰富的美国专业式教育模式,实现了单一导师制向一主多辅的导师制的过渡,并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均以一主多辅、集体培养的导师制为主。


经过多年的发展,导师制已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急剧扩张,我国已以飞快的步伐,跨入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导师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建设中,长期发挥着关键作用。


0.png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研究生的导师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导学问题也层出不穷:一个导师手底下十几个研究生屡见不鲜;几个月甚至一学期,研究生难与导师见上一面也时常发生;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却难以深入探讨……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导师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


除结构性问题外,导师自身的问题也备受争议,包括导师学术道德缺失,对研究生疏于指导,研究生质量下降等。来自苏南某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84.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导师对自身品性关切程度较低,更有40%的研究生对自己的师生关系满意度为中等以下水平。


导师制度,面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急需求新、求变。



高校导师“变革”,正在进行时

面对“只导不师”、“只师不导”、“不导不师”等问题,教育部与高校正在联合行动。


针对导学关系、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教育部多次重磅发文,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设立“底线”,切实改革研究生教育。


2017年,教育部发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把教书育人作为导师评价的核心内容,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指出对立德树人职责履行不到位或所带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导师,将依规给予处理。2020年,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者,高校学子的向导之师也”,连结导师、学生双方的高校大力推行新规对导师职责开展明确界定,体现了从严治“导”之决心


重拳出击立师德。早在2016年,中山大学出台了《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新规明确,凡任职期间未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如学位论文抽查不合格),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违反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者,应报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审议。对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导师任职资格,3年内不再接受其导师任职资格申请。


此外,“更换导师”制度正在激活。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均在官方文件中明确如果“师生间矛盾难以调和”,可申请变更导师。


尽管高校间对于学生申请换导师的流程或有不同,但要求大致包括获得原导师、意向导师及学院的同意。


例如深圳大学在《关于硕士研究生导师确定与变更的规定》中表明,学生提出更换导师,须经原导师同意并有其他导师愿意接任。原导师、新任导师、学位点负责人依次签署意见,学院批准后报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同时,不少高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改革,成果斐然。


近年来,东南大学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实施评聘分离,严格导师资格遴选,凡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实施“一票否决”


大连理工大学自2015年启动导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经过9年的实践与完善,取得了突出成果。该校较早实施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动态审核、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等,实现导师评聘的完全分离。博导遴选未通过率由2018年的33%上升至2021年的47%;博导招生资格审核未通过率由2018年的3%上升至2021年的11%。上岗的压力从制度上打破了导师“终身制”,激发了导师队伍的活力。



大连理工大学2018-2021评聘比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导师,既是研究生个体知识结构的建设者,也是研究生健全的学术人格发展者,更是研究生通向学术之路的引路人。建立健全、健康的导师制度,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志在学术,勤耕不辍的导师、学生之呼吁与期望,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导师制度改革,你怎么看?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软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