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杜绝凭借论文数量获取奖金!“水货”教授再无立足之地

2020-07-31 1387

近日,科技部发布《通知》,其中明确,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




1.png

 


量化学术水平的高低不能一刀切




文件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认为取消论文的硬指标,怎么确保公平?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纠正科研风气,避免为了奖励而刷量的行为,但是具体实施得需要更完善的各项其他相关制度的支持,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另外也有网友认为数量与分区都不参考,在评比与遴选时怎么量化每个人的学术水平高低?

 

每一项文件的出台都会存在热议,科技论文在于不以论文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论文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但是热议的关键在于此文件是否一刀切与关于人性化的问题,在这之中分类评价与同行评审的作用也值得重视。而如何细化评价指标以及完善各项其他相关制度,都是对待学术论文水平的关键。

 

论文评价政策不断调整与发展




比起这次文件的出台,早前官方有出台过“破除唯论文”文件,网友们的包容和认可度要高很多,要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措施试行中的不少细则都表示认同,例如对于量化的数据有直观的导向;规定单篇论文的支出资金;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过渡宣传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宣传报道等;对基础研究类机构的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等。



nnh.jpg

 

在实行论文评价制度的文件上不断地在试行、调整与发展,因此无论是通知的出台还是试行方案,都会在舆论的热议中不断的完善每一项举措,从而达到更具人情也更加全面的效果,当下呼吁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各项评级政策也应更具象与之协调。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力评估体系。

 

属于自己的科研能力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不照搬照抄、不对指标一刀切,在我们现有符合情况的有限条件中寻求最优解,就有网友提到规定每个申请人只能报送一篇论文,然后按照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因素赋予权重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激发科研人员重视论文质量、避免水论文的情况发生等,其实都应该深入到学术科研的实际问题中才能切实的维护和解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评估体系才能真正的是保驾护航的利器。

 

pll.jpg

 

在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超过千万人的大背景下,在科研学术仍有不端现象下,我们更应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引擎,在思政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我们的科研学术评估体系也更应该是并驾齐驱,为科研学者们提供更多发展的保障以及向前的动力。

 



水利土建观察家版尾.png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