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提速,让科研生态更美好|艾思科蓝品牌2023年度报告(详细版)

2024-02-07 5755

正文共;9843字/16图;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前言:


在后疫情时代,科研学术支持行业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无论是政策支持、行业趋势还是用户需求,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国家政策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


行业趋势方面,当前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研成果输出需求进一步显著,科研学术支持行业市场广阔。但是,仍存在市场分散,未形成头部企业聚集效应;行业服务系统智能化水平有限;科研资源分散闲置,需求匹配难度大;产学研协同存在语言不通等问题。


用户需求方面,“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2]“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3]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学术人员对于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仍存在缺口。


在此背景下,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科研学术机构及科研学术人员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和服务,充分链接行业资源,已经成为科研学术行业稳步发展,乃至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努力方向。


艾思科蓝 (AiScholar)作为“科研领域的连接者”,2023年基于AI技术加快建设和升级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链接全球高端学术资源,在学术交流、科研服务、科研教育、产学研协同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助力基础研究,服务科技创新,构建一流科研学术交流生态圈,促进科研学术支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提速,让科研生态更美好。


一、数字化:赋能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由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的第64届国际会议统计报告可以看出:自2019年末疫情以来,全球会议市场大幅度下降。随着疫情结束,通过技术的加持和环境的不断调整,国际会议市场逐渐回温,并且从长期趋势预测,国际会议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加快恢复。

 

11fcc73193d7325c8455dc3a0079b62.png

来源: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第64届国际会议统计报告[4]


根据《会议》杂志整理的数据发布显示,“亚太地区在2022年共有18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统计范畴内,共计举办国际会议1239场,占ICCA 2022年全球国际会议数量的13.7%;”[5]中国排位第4,“并且只有前五个国家(地区)举办国际会议数量超过100场;中国台湾位列第6,中国香港位列第14,中国澳门位列第18,成为亚太区国际会议市场中的亮点。”[5]


b138774f2a41965d6757031be90e9a7.png

 来源:《会议》杂志-ICCA 2022统计数据:线下会议恢复势头强劲[5]


艾思科蓝 (AiScholar)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升级“全过程学术会议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各类学术会议开展,以全新的云服务模式,让学术交流更简单。截止2023年12月底,已累计支持4500+场,“线上+线下”累计参会100万+人次,会议足迹遍布全球50+个城市。

 

a5e66616c0a5466db484ff5290b63b6.png

来源:艾思科蓝(AiScholar)


a2fab3a683f66971dbf3f3493b5f378.png

来源:艾思科蓝(AiScholar)官网 www.ais.cn[6]


在运营模式上,融合了“线上+线下”,用户在艾思科蓝 (AiScholar)平台中能够轻松遴选出适合自己的学术会议,并可通过在线报名和在线投稿,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参会和投稿需求。


在技术支持上,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以智能会议营销,快速触达目标客户;AI智能会议管理,减少了90%时间消耗;多维度数据报表,全面洞察会议详情;真正实现了繁琐学术会议会务工作的一站式高效管理,大大提高学术会议服务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为广大科研学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在信息安全上, “全过程学术会议数字化解决方案”对数据文件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安全、高效防御与负载均衡,从功能上安全实现交易订单全自动跟踪,进程状态实时掌握,会议数据多端互通,会议效果实时掌握,国际国内在线支付一键开通,到账情况实时监控等。


艾思科蓝 (AiScholar)对学术会议数字化的推动,极大地推进了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也为科研学术支持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带来了模式创新。


二、专业化:服务学术出版,破解论文发表难题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表明“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7]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快速扩大,如何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扩招,中国对于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统计,2022年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是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9倍多。这意味着大量中国作者的成果发表需要依靠海外科技期刊。”[8]目前,对于国内科研学术人员发表国际期刊仍存在非母语写作困难、期刊信息了解不充分、对发表伦理标准理解差异等诸多问题,困扰论文正常发表。


艾思科蓝 (AiScholar)通过“数字化平台+专业化服务”双轮驱动,重点解决以下难题:第一,自主研发“期刊大数据智能匹配系统”, 基于大数据推荐算法,解决论文与投稿期刊的匹配难题。第二,打造“AI同行审稿人系统”, 智能匹配专家,自动分配稿件,解决预审稿效率难题。第三,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智能在线平台,整合全球知名专家资源,提供专业化论文发表支持服务,解决论文编译难题。第四,与多家世界知名出版集团、出版社建立深度合作,解决出版渠道难题。

 

9b97783846a22c4d19a9b4f3ae30c22.png

来源:艾思科蓝 (AiScholar)官网www.ais.cn[6]


对于期刊匹配难题“期刊大数据智能匹配系统”依托期刊大数据库资源,通过关键词AI大数据推荐算法,针对征稿主题、影响因子、审稿周期、主编喜好等因素在线生成评测报告,智能推荐最匹配期刊,轻松解决精准期刊匹配问题;与资深主编、编辑一对一沟通,形成期刊分析报告,系统推荐最优发表方向,缩短等待周期,大大提高成功率。


对于论文预审难题, “AI同行审稿人系统”,作为智能化、可视化的审稿专家匹配平台,采取双盲审规则,自动分配稿件、在线审稿、自动统计汇总专家审稿意见,并综合给出评分,保证学术公正,高效解决预审稿效率难题。


对于语言写作难题,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智能在线平台整合了全球知名专家资源,汇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人文社科、经管五大类主学科的1300+门细分领域专家以及跨学科专家,为优质的学术论文提供论文出版的专业化服务。与此同时,平台上累计10000+专业、资深母语译者,提供英文润色、学术翻译、全程支持、出版支持等多种专业化服务,主打高效、专业、优质、安全。


对于出版渠道难题艾思科蓝 (AiScholar) 深度合作全球知名出版集团、出版社2000+家,征稿方向覆盖计算机、生物、医药、环境、能源、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地学天文、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各领域,为广大科研学术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出版渠道。


艾思科蓝 (AiScholar)作为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会员,秉承“合法、诚信、透明、善意”服务准则,在投稿前、投稿中、录用后,提供全周期数字化的论文出版支持服务。截止目前,已累计为全球15万+作者、涉及1000+细分领域、20万+篇的论文出版提供了服务


三、知识产品化: 填补知识空隙,持续深耕科研教育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结果显示,“2022 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 73.56 万篇,排在世界第 1 位,占世界份额为 28.9%,所占份额比 2021 年提升了 4.4%。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其论文数量为 54.78 万篇,占世界份额的 21.4%。”[9]

 

152c36d8456a20972c26e4cfcf0ee52.png

来源: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9]


虽然我国科研论文在总体数量上大幅增长,并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1,但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仍然落后于美国。“中国各学科论文在 2013-2023 年 10 年间,累计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 1% 的高被引国际论文为 57939 篇,占世界份额为 30.8%,数量比 2022 年增加了 16.2%,排在世界第 2 位;位次与上一年度保持不变,占世界份额提升了 3.5 个百分点。美国排在第 1 位,高被引论文数为 76622 篇,占世界份额为 40.7%。”[9]


由此可见,中国科研论文在数量上增长显著,科研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中国顶尖高质量论文数量和份额占比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体现在科研教育市场上,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艾思科蓝 (AiScholar)打造的“艾思云课堂”专业学术知识服务平台,汇集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硕博研究生、科研学术人员在研究过程场景中的需求,提供知识服务、技能服务及解决方案。帮助科研学术人员全方位提升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效率,产出科研成果,以高端丰富的科研资源助力科研教育做加法!


“艾思云课堂”在论文写作、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课题申报、学术知识、科普系列等领域,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发科研教育类课程300+门,通过录制课程、在线直播等形式,实现了科研资源的互通及共享,培养学术知识圈子,帮助科研学术人员全方位提升科研能力。截止2023年底,已累计服务科研学术需求学员20万+名,培育学术知识圈子,培养科研人才队伍。

 

dd5e7db8d07f3760541c3a93fd91bd4.png

来源:艾思科蓝 (AiScholar)


四、共享互通:打破知识壁垒,助力提升科研能力


“教育部每年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包括当年实际研究生毕业人数与下一年的预期研究生毕业人数,因此能够观察每年非按期毕业研究生的具体情况。”[10]从第一财经整理的数据可知,每年研究生非按期毕业的占比逐年递增。“以2021年为例,当年实际毕业研究生数量为772761人,而当年预期毕业数量为1019619人,换言之,当年有超过24万名研究生没有按期毕业。”[10]每年有那么多的研究生非按期毕业,更多的是“因博士研究生所承担的科研压力更重,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情况达到六成以上。”[10]

 

4f0844b005b9dec5400d88441f031ff.png

来源:第一财经[10]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要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11]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除了高校、科研院所等传统培养之外,以市场化驱动的校外科研提升培养模式,正在作为校内培养的补充,为推动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艾思科蓝 (AiScholar),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导师资源,利用大数据算法智能匹配资源,实现共享互通,在学术论文、课题基金申报、科研绘图、数据分析、计算模拟等板块,提供1对1个性化定制、“导师+助教”双师辅导、全过程服务


科研学术人员能够从选题、写作、修改到发表得到国内外知名导师及审稿专家全程一对一辅导,提升写作能力;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导师通过“直播授课+在线答疑”的方式实时互动,兼顾系统性与针对性教学;“导师+助教”双师辅导体系,从规划、教学、监督到服务,全程助力提升。


根据科研学术人员的研究领域匹配专属导师,指定专属辅导课程,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助力论文发表。目前,艾思科蓝 (AiScholar)打造的“艾思云课堂”专业学术知识服务平台当中的科研提升辅导板块,已累计帮助5万+学员高效解决各类科研及论文难题,产出学术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五、链接全球:全球智库平台,提高资源协同价值


“党中央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作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据全球化智库《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我国人才竞争力指数在38个国家中排名第八位。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机构的报告,我国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从2013-2018年第49名上升到2019-2023年第40名,2023年在“中高收入国家”中排名第八位。2022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2亿人,比2012年增加1亿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635.4万人年,是2012年的1.96倍。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12]面对人才竞争,如何发挥科研人才在科研学术领域中的引领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很多科研学者,除了自身的研究领域课题外,带教学生之余,还想接触更多的学术资源与科研机会。艾思科蓝 (AiScholar)自主研发的“全球智库平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全球智库平台”是一个汇集全球国际学者专家,大数据与智能科研任务派单算法与评价系统,目前活跃智库专家10000+名,通过“科研任务大厅”连接专家与学员,根据学员个性化需求,为专家学者智能分配科研任务,解决科研问题,提高资源协同价值。

 

028a7bd5a4cd0537ecee2403fbb6d05.png

来源:艾思科蓝 (AiScholar)官网www.ais.cn[6]


六、拥抱AI:AI+学术应用,激发学术生态创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在AI(人工智能)在“瞰见未来”202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演讲中表示:据不完全统计,60%的行业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习知识的速度是人类平均速度的一倍以上,它检索知识所花费的时间是人类的20%,估计到2026年,人类历史上所有有价值的文字数据,都会被人工智能系统消化。”[13]


“2023年12月,ChatGPT首次被《Nature》杂志“破例”列入年度科学人物,“以承认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科学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改变”。此前《Nature》针对ChatGPT对科研人员的影响做了不同角度的调研。在一篇对全球的博士后的调查采访,大多数人认为像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工具极大地便利了自己的科研与日常工作,表示出对这项技术革命性工具的强大潜力。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的的受访者正在使用 AI 聊天机器人来帮助自己修改文字、生成或编辑代码、整理相关领域的文献等。而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描述了ChatGPT 如何帮助博士后们适应在异国的生活,跨越语言障碍,专注于科研工作,并在科研工作中如何为研究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14]

 

88be22379c2a5cdec63ed0b30ab7314.png

来源:OpenAl 主席也转发了这篇文章,作为学术界对于 ChatGPT 效果的认可的例证[14]


拥抱AI,是当下不得不做的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AI赋能科研学术应用,激发学术生态创新动能?艾思科蓝 (AiScholar)依托AI技术和大语言模型能力,自主研发AI学术工具应用,推进学术垂直领域大模型数据训练,目前开放的工具已累计使用10万+人次。

 

a184fa26f4d2871e8051dd8bca8af81.png

来源:艾思科蓝 (AiScholar)官网www.ais.cn[6]


艾思科蓝 (AiScholar)的“AI学术翻译”“AI写作工具”“AI高级润色”“AI期刊匹配”等AI工具,从论文写作、翻译润色查重、期刊匹配等论文发表周期全流程覆盖。AI翻译支持涵盖多学科的学术专业词汇语言,提供严谨正确的学术翻译;智能AI快速提供写作思路大纲,还能进行内容逻辑优化,摘要写作结构转化;AI智能匹配,仅需输入文章的摘要即可为科研学术人员精选合适期刊,节约在投稿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借助AI+学术应用,辅助广大科研学术人员,激发学术生态创新动能。


七、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增效


“《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达到30782.9亿元,迈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按不变价计算,R&D经费比上年增长7.7%,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我国R&D经费从1万亿提高到2万亿用时8年,从2万亿提高到3万亿仅用时4年,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15]


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离不开人才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前科研学术领域中,资源分散闲置的问题显著,严重阻碍了学术生态的活化及创新发展。如何打通产学研协同、发挥科研人才在科研学术领域中的引领作用、让科研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行业当前遇到的重大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艾思科蓝 (AiScholar)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系统”,将学术资源有效链接,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协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增效,激发学术生态创新动能。


“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系统”采用“技术交易经理人”角色,通过“知识产权+科技对接+资源整合”,帮政府解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资源”等问题,帮高校科研团队促进成果与市场的对接与转化能力。为企业与科学家双方提供信息对接平台,能一键触达,实时、高效的技术对接解决方案,实现产学研生态通畅。助力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实现应有的价值。


当前,艾思科蓝 (AiScholar)“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系统”与3000+高校和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打通“产学研用”通道,累计为6000+企业提供实时、高效的技术对接服务,畅通产学研生态,让科研成果实现应有价值,为我国科研创新能力的增强、为学术科研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着新的动能。


八、矩阵传播:传播科学文化,推动学术交流新发展


“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wenjuan.com) ,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2%的受访者直言,“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方式,让自己陷入了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量的信息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精准找到你的兴趣点。但在单向度信息传播的背景下,信息的单一、同质化,也会让受众进一步强化固有认知,思维呈现出定式化倾向。”[16]


在新兴学科快速发展、技术迭代加快的背景下,对于科研学术人员来说,对学科前沿信息、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新闻保持接触和了解全面性,是保持创新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的基本手段之一。


艾思科蓝 (AiScholar)打造的“学术头条”,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当下的行业信息隔阂,持续输出高质量学术知识,覆盖范围广泛,对科研学术行业前沿信息做出了实时、快速、全面的整合,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价值内容。

 

dbada4770de60be0252c1fcaa6c303e.png

来源:艾思科蓝 (AiScholar)


“学术头条”的内容体系丰富。例如,科研动态:整理学术圈热议的新鲜事、学术科研圈最新政策变化、行业实时动态;高校热点: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顶刊发表最新情况、人事变动等;会议快讯:报道最新的行业学术会议、精彩瞬间、深度观点输出;学术知识:论文知识点、期刊发表流程等知识输出,建设科研小白入门知识库;科研干货:实用的科研工具、科研经验分享等;硕博之家:分享科研学术之路,保研直博经验分享、求职攻略等。


艾思科蓝 (AiScholar)的“学术头条”,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输出优质科研文章16577+篇,全媒体矩阵浏览 200000000人次,助力科研学术人员知识更新迭代和学术交流,提升自我学术科研能力,传播科学文化。


九、展望2024:用心专业,聚力发展


赓续奋斗,砥砺前行,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艾思科蓝 (AiScholar)将持续致力于在学术交流、科研服务、科研教育、产学研协同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为广大科研学术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数字化赋能科研学术支持行业,不断推动行业的数字化革新,促进全球科研学术交流,打破学术之墙,扩展学术边界,打造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让科研生态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2022-10-2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01-0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401/t20240104_1097971.html

[3] 《10年来,我国培养60多万名博士、650多万名硕士》,中国经济网,2022-06-15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206/15/t20220615_37759432.shtml

[4] 《第64届国际会议统计报告》,国际协会联盟(UIA),2023-06-26

https://uia.org/sites/uia.org/files/misc_pdfs/pubs/Press_Release_UIA_Statistics_Report_ed_64_EN_FR_ES.pdf

[5] 《ICCA 2022统计数据:线下会议恢复势头强劲!》,会链接,2023-08-10

http://www.hweelink.com/articles/2816.html

[6] 艾思科蓝 (AiScholar)官网,www.ais.cn

[7] 《教育部: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红星新闻,2023-12-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678903134733022&wfr=spider&for=pc

[8] 《不负“一流”使命 闯出科技期刊中国路》,光明网,2023-11-2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861991949290388&wfr=spider&for=pc

[9]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3(2)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状况报告.pdf》,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3-09-21

https://www.istic.ac.cn/ueditor/jsp/upload/file/20230919/1695122812597091114.pdf

[10]  《一年有20万研究生未按期毕业:想“延迟就业”的人越来越多?》,第一财经,2023-04-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661925427708896&wfr=spider&for=pc

[11] 《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选择》,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09-1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843524504111109&wfr=spider&for=pc

[12] 《声纳|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钱江晚报,2024-01-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811638482914274&wfr=spider&for=pc

[13] 《ChatGPT研发科学家: 加入已形成的“浪潮”有危险,这与新颖性探索相悖》,上观新闻,2024-01-23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708330.html

[14] 《Nature| 全世界 1/3 博士后每天使用 ChatGPT,不用 AI 工具景响找工作》,新智元,2023/10/29

https://www.ithome.com/0/728/366.htm

[15] 《解读: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澎湃新闻,2023-09-18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4650372

[16] 《望岳谈走出“舒适区”,突破“信息茧房”,怎么办?》,大众日报,2023-07-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264990343558999&wfr=spider&for=pc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