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校长共议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挑战

2022-11-08 3804

11月6日,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宜居地球: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挑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宜居地球的重大挑战、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使命担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1月6日,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宜居地球: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挑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宜居地球的重大挑战、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使命担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与文明,但是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重大灾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此次论坛汇集中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型大学改革发展等重大课题,对于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使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黄晓玫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愿以此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为契机,与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大学互学互鉴、协同创新、共同努力、积极作为,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校长Holger Hanselka、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副校长Sakkie Pretorius、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等专家紧密围绕论坛主题,分别阐述了中外大学在创新生态、国际合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同时,论坛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以下简称《共识》)。《共识》强调,人类的共同命运决定于宜居地球。《共识》倡议,顺应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时代需要,在多元宇宙观下重新认识和定义人类在世界的位置和生存方式,调整和优化地学教育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传播体系,形成更加多元、更加综合、更加开放的地学教育新形态新范式,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引领和推动实现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共识》呼吁,全球大学、科研机构、中小学和社会各界携手行动,尽快实践新地学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青塔、光明日报,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