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这场国际合作为何如此振奋人心?这些事让你了解原委!

2020-02-25 1639

随着全国医疗、科研、运输等各个领域资源的投入,这场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役正在不断取得胜利,“湖北新增确证病例降至3位数”“湖北省外新增确诊病例连续16日下降”、“多地出现0例新增确证病例”……这样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让我们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无惧疫情。


而近日又有一个好消息激励着奋战的人们:“钟南山院士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坚小组”,国内领军学者加上国际顶尖学院的合作,让我们相信最终的胜利将会很快到来!


7B059FB4E75A76A4D066BE81AC1B48846D0E861C_size100_w550_h384.jpeg


这次合作是由恒大集团牵头,钟南山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团队联合成立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坚小组的形式进行联合战“疫”。我们从网上流出的一份参会名单上就可以感受到此次的国际合作阵容居然可以如此强大!


4F36B147DCB35BA2E05295750C54771C167BBF6B_size64_w550_h733.jpeg


钟南山院士团队不用多说,是拥SARS、埃博拉、H7N9等国内外重大疫情防治经验的国内顶尖的疾病防控团队。而哈佛大学也在此次合作中也派出了如卡法大学医学院院长George Daley院士、哈佛大学雷根研究所主任、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院士,哈佛大学雷根研究所主任Bruce Walker院士等一众美国国家科学院或美国医学科学院的院士及科学家,其中几位甚至是双料院士,这样的团队绝对可以说是世界顶尖豪华团队!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跨国际科研合作了

早在2003年SARS疫情期间,钟南山教授就是大力倡导进行国内、国际大协作的第一人。那个时候全球国际化的进程和互联网的普及还远没有如今的全面和深度,进而在当时有不少如“国家安全顾虑”“危害信息安全”的误解和非议,钟南山团队依然顶着种种压力推动了广州几大医学科研机构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共同合作攻关SARS,同时在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的12个生物研究中心联手研制SARS疫苗。使最终的胜利提早到来,同时也为世界重大疫情防治提供了重要数据以及合作模式。


timg.jpg


再后来埃博拉、H7N9等病毒肆虐时,更加成熟的多领域跨国际间合作在整个防治过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灾害来临之际,如今为什么我们更加强调国际合作?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已经经受了多次灾难的洗礼与重生,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福岛核泄漏、2013年台风海燕、2019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等灾难来临时,我们能够深切的体会到人类的无助与渺小,政府和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方方面面的统筹,灾害的伤亡和损失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控制。


8749b59ab9e4ae6671a6ba65dabee616.jpg


但随着国际医疗救援队的到达,国际科研小组的成立,国际组织的介入,不仅帮助了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摆脱诸如此类的灾害困境,通过信息共享也使得发达国家可以更快的整合资源,同时总结的经验也为今后世界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未来的国际科研合作将会有怎样的趋势?

随着世界各领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灾难的频发以及科科研项目越发凸显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科研已经变成了国际化的事业。如下图所示,通过自然指数对于2012年至2017年期间在不同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追踪数据(根据不同学科,对作者进行不同着色)可以看出,目前世界各地同类学科或跨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网络也已经逐渐形成。


niub.png


图中点的群集越密集,则表明作者之间的合作频率越高。图中节点的大小则反映每一位作者作为共同作者的次数多少。地球(浅绿色)和环境(深绿色)科学这两个跨学科领域的作者联系最紧密,最具有合作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技术和贸易似乎在摧毁一切障碍。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合作来推动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和灾害的防治,将是今后科学研究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对未来科学与技术和灾害的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