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冠疫苗打基础,复旦团队发Science

2020-02-24 1358

更多学术热点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艾思学术+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白色版.png


  • 复旦团队研制仿生纳米颗粒,为新冠病毒疫苗打基础

  • 2.8埃米!隋森芳院士再提藻胆体三维结构分辨率

  • 上海交大雷鸣团队解析首个人源孤儿受体三维结构


近日,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和Nature新发论文3篇。1篇Science来自复旦大学,且该团队正在研发防治新冠病毒药物。另外2篇Nature成果都与结构生物学有关。


复旦陆路等:研发可增强流感疫苗有效性的仿生纳米颗粒



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80/eaau0810


研究团队设计的肺部仿生纳米颗粒PS-GAMP有望成为通用流感疫苗的粘膜佐剂。


该物质可诱导肺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的产生,进而引发较强的异型免疫,增强疫苗防护作用。且不会突破肺表面活性剂及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可避免肺部过度免疫反应炎症,在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间取得平衡。


该文来自中国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陆路,据复旦大学消息,陆路和该校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团队正聚焦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本次的最新成果也为新冠病毒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


陆路


陆路主要从事病毒入侵机制、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药物和疫苗的研究。他与姜世勃等人早年先后研发出抗SARS和MERS的多肽药物。2017年,该团队又研发出针对寨卡病毒的多肽灭活剂。2019年,再研发多肽融合抑制剂EK1,可广谱抑制多种人冠状病毒。

这篇文章之前,陆路等人刚刚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融合机制研究。


清华隋森芳:2.8埃米藻胆体冷冻电镜结构模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20-7


该研究提供了盐泽红藻藻胆体2.8埃米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确定了盐泽红藻藻胆体中的706个蛋白亚基和1598个藻胆色素分子结构,对揭示“捕光天线”藻胆体如何进行能量传递有重要意义。


隋森芳


本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隋森芳。


隋森芳从事蛋白质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多年来,他与合作者不断刷新藻胆体的冷冻电镜分辨率,从最初的几十埃米精确到近几年的几埃米。


2017年,隋森芳在Nature发表了海洋红藻太平洋凋毛藻藻胆体3.5埃米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019年8月,他与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沈建仁及中科院院士匡廷云在Science首次报道了角毛藻光系统及捕光天线复合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分辨率为3.02埃米。


此次报道的盐泽红藻藻胆体三维结构,分辨率提高到2.8埃米,是该领域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上海交大与上海科大:解析首个人源孤儿受体三维精细结构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19-0


GPR52是亨廷顿氏病、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在不破坏蛋白功能的前提,用晶体学方法解析了首个人源孤儿受体GPR52的三维结构。


研究还揭示了孤儿受体分别在有配体、无配体时各功能状态的结构特征,发现了人体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自激活现象。


该研究三位通讯作者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雷鸣和研究员武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iHuman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菲。


雷鸣


雷鸣主要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雷鸣先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后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武健


武健主要研究IncRNA复合物结构与功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获得者。


雷鸣曾在2018年一年内发表3篇顶刊文章,武健与他合作多年。


2018年,雷鸣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和Science主刊发表3篇研究。武健分别是其中2篇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雷鸣2016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的研究,武健也有参与。


徐菲


徐菲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于2011年获得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人体细胞信号传导,具体包括疾病信号通路中的相关GPCR蛋白等。2018年8月,徐菲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首个卷曲受体三维精细结构。


据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官网,科研攻关之外,徐菲还在该校开设一门艺术类课程:黄梅戏欣赏与体验。徐菲6岁起开始学习黄梅戏表演,并在科研工作之余坚持练习和提高。


参考资料:

  • http://medicine.fudan.edu.cn/TeacherList.aspx?info_lb=30&flag=2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0-0374-2

  • https://mp.weixin.qq.com/s/edrBfb7k_C0n5p5x536Hbw

  • http://www.cas.cn/kj/201506/t20150616_4374842.shtml

  •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70726/t20170726_523868764.shtml

  • http://www.whb.cn/zhuzhan/kjwz/20190413/255821.html

  •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teacher/teacher-1-36.html

  • http://www.icsb.tsinghua.edu.cn/index.php?c=show&id=367

  • http://life.tsinghua.edu.cn/publish/smkx/11191/2020/20200220044719279510714/20200220044719279510714_.html

  •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48/2017/20171024082158480219410/20171024082158480219410_.html

  • https://mp.weixin.qq.com/s/D7uXSTscvdKYIg08dStkWw

  • http://www.shanghaitech.edu.cn/2020/0220/c1001a50282/page.htm

  • http://daoshi.shsmu.edu.cn/Pages/TeacherInformationView.aspx?uid=8f58769a-9884-40f4-bef1-83ee9068ef6f&from=s&pId=&tId=723

  • http://daoshi.shsmu.edu.cn/Pages/TeacherInformationView.aspx?uid=5d356d04-77a4-4fbd-addf-629878c42938&from=s&pId=&tId=723

  • http://sca.shanghaitech.edu.cn/2019/0101/c4173a38516/page.htm

  • http://www.sibcb.ac.cn/new.asp?id=3442

  • http://sca.shanghaitech.edu.cn/2018/0819/c4174a38486/page.htm


作者:袁柳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