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看过来!跟导师相处的这些雷区你避开了吗?

2019-08-30 1650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不管你是废寝忘食了一年,终于在300万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还是本科成绩优异获得保研资格,在考研战役中“躺赢”的幸运儿,如今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以“科研小白”的身份开启新的人生模式。

作为刚从本科走出来的科研小白,听了不少学长学姐们“因和导师不和最终延期毕业”的言论,不少小白们已经瑟瑟发抖,到底导师们讨厌什么样的学生呢?

u=1535202441,158958541&fm=173&app=49&f=JPEG.jpg

众所周知,在研究生的圈子里,一般都把导师称为自己的老板,这也意味着你和导师的关系再也不是像高中和大学那种简单的师生关系,小白们必须要进行思维转变和角色转变。当然,通俗点说就是要记住两点:其一,不要把导师当成老师;其二,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如果没有这两点意识,就很有可能变成导师口中的头疼学生。

首先,不要把导师当成传统意义上无私奉献、与自己没有任何利益联系的老师。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说:“你们一定要自己主动学习,你们考多少分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我希望你们能好。”但是在研究生阶段,我们的工作成果与导师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的实验经费是导师自己或者课题组给的,我们的科研能力也影响着整个课题组的进度。想要研究生的毕业文凭,就必须要拿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导师不会再像本科老师那样好说话。所以要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延迟毕业、退学都是有可能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等价交换是原则,导师不可能在你身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却不要求回报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师就是你的老板,你们之间除了师生关系,更多的利益关系。

u=4206593665,1080240446&fm=173&app=49&f=JPEG.jpg

其次,不要再把自己当成是只需要努力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行的学生。不管是保研的也好,统招的也好,可能刚读研一时大家带有本科时期的习惯,会有一些差别,但快到毕业时就能发现,真正优秀的人是在这几年潜心研究,有具体目标的人。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自己只是想混个文凭,越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难毕业,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把目标定远一点总没有坏处。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考试取得多优异的成绩,而是以后自己想读博还是想去知名企业工作,并为之努力。

最后,必须要有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过来人都会说“我的导师完全就是放养”,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会碰到什么类型的导师,要是真的碰到“放养型”,什么都不管的老师,那就真的完全靠自己了。很多导师都会吐槽“我的学生就想算盘珠子,戳一下动一下,不戳不动”,导师是最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学生,毕竟他没有必要盯着你去做研究。因此,很多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老师看到你是一个主动性很强,想认真做科研的人,就会给你更多的资源。

u=2914761180,1555744703&fm=173&app=49&f=JPEG.jpg

总而言之,变换思维,变换角色,认真做科研,自主去学习,总不会踩到导师的雷区。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