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才流失到底有多严重?79.4%的博士不愿回国发展!

2020-03-16 2433

这几天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科研学术取得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成绩,但是今天的话题可能会有些沉重:高端人才的流失。中国经济的腾飞、科研环境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中国是21世纪世界人才流失大国之一,人才流失量居世界首位!


0311封面:人才流失.jpg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小编在危言耸听,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几组数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的人员累计达到了585.71万人,但有67.18万人在完成学业选择滞留国外。这个比例是不是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高?继续往下看,人民日报在2013年的时候就披露过:中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顶尖人才在国外滞留率达到87%!而《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调研显示:在我国选择留美的博士中,仅有20.6%愿意回国发展为国出力,有79.4%的人不会回国发展!


0311人才流失1.jpg


科研氛围“顽疾”若隐若现!

大量的顶尖人才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留在国外发展,作为个人选择,这是自由的。但是对于国家相关领域或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说,带走的不光是人才的工作成果,更多是关键技术创新和思维。而顶尖人才的流失原因大家众说纷纭。当年,许晨阳就曾公开表示过:中国学术界的造假之风、浮躁之风太过严重,急功近利,论资排辈。这位中国首屈一指的数学天才早在2014就成为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但在对于他的争议来源于任教北大的四年后,2018年他选择离开北大,全职进入麻省理工大学任教。而他的这个言论也获得了很多年轻一辈科研人的赞同。


0311许晨阳.png


先生存,再科研?这是个权衡利弊的选择!

这些年中国科研的地位提高了,经费多了,但是同样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为了各种目的“伪学者”。翟天临事件是舆论的发酵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学术进行反思的“先驱”,背后所折射出的学术界造假氛围却让人不寒而栗。我国对于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也同样远远比不上欧美国家。学校往往更愿意将研究经费投入到已经功成名就的学者身上,因为这些人更稳妥、回报更大。曾经清华最年轻的博导——颜宁教授也曾公开表示:在国外做博士后是可以养活一家人,但是在国内,科研人早已被孩子上学、房价等生存问题折腾到疲惫综合的因素考虑,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走。而她自己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落选和离开清华加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事情成为舆论焦点。


0311颜宁.jpg


为此小编还特意找了一些资料:美国重点实验室人员采取GOGO、GOCO、COCO3种管理模式,2013年的基本工资月薪平均为19579美元(约13.62万元人民币),而在挪威,博士研究生的年薪大约490900挪威克朗(约34.84万元人民币,该国博士研究生属于政府雇员),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人员的起薪大概则在20万元年薪左右(较好的科研机构)。其中的差别相信只有当事者自己能够体会了。


在当今世界,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两位中国科学界“大咖”的话语和行动无疑是在给国内科研制度管理和人才培养以响亮的提醒,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待中国科研未来的发展,也相信在最近密集的政策指导下开始处理很多国内科研“顽疾”,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需要人才、需要留住人才,改革刻不容缓。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