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教授放弃院士头衔!这条路上的人越走越多

2020-03-03 2097

连日来“屠呦呦落选院士”突然上了热词榜。称“2020年两院院士评选,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原因是“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足够的论文”。但是两院章程中并未对院士的“留洋背景、博士学位、足够论文”进行明确要求。若按照“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的规定,下一次增选时间也应为2021年,而并非2020年。2020年2月29日,中国工程院相关工作人员也向表示消息不实,两院院士去年刚刚增选过一轮,且屠呦呦教授并没有参选。

03.png

除了屠呦呦还有这两位科研大咖也曾落选院士评选!

饶毅2019年开始任职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之前曾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这位北大院长在2011年落选院士增选后,就表示永远放弃院士增选,永远放弃最高荣誉的院士头衔。接下来的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中国院士增选中,饶毅都没有露面,果真是真君子,视名利如浮云。放弃荣誉的饶毅却依旧出现在科研第一线,不仅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同时毫不顾忌的批判科研负面现象。尽管饶毅没有入选院士,但是他始终都在挺直腰杆做学问,为学术界讲真话!同样是科研学术界难得宝贵的人才!

01.png

颜宁,一位不折不扣的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她的导师则是著名科学家的施一公先生。2019年4月30日,颜宁成功入选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在许多人都认为她获得中科院院士板上定钉时,她却意外落选,最后,她到达美国两年后,获得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

这不免让人提出疑问,如此优秀的科研人员为何没有成为中国院士?有人说颜宁没有评上院士是太过年轻,也有人质疑她的过往资历不够丰富。而饶毅他是行业里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勇于抨击一些科研界的负能量。

02.png

颜宁饶毅为何落选?国家是如何评选院士的?现有评选机制有何欠缺?

而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章程》,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中国工程院章程》明确,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主席团讨论决定;《中国科学院章程》明确,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有效候选人由学部主席团审定,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

颜宁的情况恰恰证明了现阶段的我国院士评选机制变通性较差,在不同的机制背景下,来到美国两年后她获得了十几年都没有得到的院士头衔,这一现象大大打击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如今科研竞争愈发激烈,高校也对排名产生了莫名的热衷,同时为了获取更多国家科研项目经费,各大高校纷纷加入院士评选的行列中来,使得近年来的院士评选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扭曲。

04.png

在现阶段院士评选机制下,科研工作者又该如何对待?

评选能够为工作者和所在的机构单位带来一时的荣誉和鼓励,但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因此社会上关于是否推崇评选的讨论和声音从未停止过。赞成方说能够激励科研工作并带来更多科研成果,反对方说会影响科研学术氛围,从而影响社会风气。大家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无论何时何地,科研工作者都应该保持最端正的工作态度,努力认真的进行科研学术工作。不要被世俗和欲望所影响,更不要被压力和责任限制了自己的能力。

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否则即为侵权,我方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