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怎么样呢?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的一所市属本科院校,简称“北农”。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环境舒适,干净卫生整洁,有丰富的图书,接下来大家一起跟艾思科蓝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于1979年学院恢复建校时建馆。以收藏农业、生物学科文献为特色,具有涵盖工、经、管、法、文、理多学科印本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藏书体系。特色服务: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学生、本校教职员工,以及CALIS\BALIS、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三环联合体、华北电力大学等馆际合作院校的学生、教师。北京农学院在京郊设有乡村图书室,并向京郊农村提供远程信息服务。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于1987年建成旧馆舍,旧馆舍6400平方米;2011年建成新馆舍,新馆舍面积16000平方米,阅览座位2000余席。
学校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图书馆设有馆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除馆办公室外,下设4个业务部门:资源发展部、流通阅览部、系统部、信息咨询部。
馆藏资源较丰富,截止到2011年底,馆藏书刊61.2万册。拥有中文数据库22个,涵盖了1万余种中文期刊全文及专题文献;外文数据库7个,涵盖了6000余种外文期刊全文及专题文献;电子图书21万种。经过历年的藏书建设,图书馆已形成具有鲜明农业、生物专业特色,涵盖工、经、管、法、文、理专业的综合性藏书体系。
1993年开始图书馆自动化建设;2000年6月通过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北京市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2000年12月,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网站正式对外发布;2008年成为北京地区首家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从而形成了藏、借、阅、管合一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使图书馆能依托网络和先进技术为教学科研提供实时、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满足读者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需求。
图书馆充分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行大开间、开放式开架阅览服务,并设有信息共享中心、合作院校交流区、都市农业资料中心、北农文库、学科研讨室。围绕读者的不同需求,开展了科技查新、文献传递、信息推送、虚拟参考咨询等深层次、个性化信息服务。
以上就是本期艾思科蓝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们对更多的相关信息感兴趣,不妨留意我们后续更新的内容或是以前的文章,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想了解更多这些类型的资讯可以关注我们艾思科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