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校长回应文科"倒闭潮":短期现象,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

2025-04-08 3699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全球高校近年大规模裁撤文科专业和课程,就连哈佛也不例外,一时间,有关“全球文科倒闭潮”的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辽宁大学校长、国际经济学会会士余淼杰告诉观察者网,“文科大撤退”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这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


他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很多国家刚刚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了新兴的独立国家。那时候,这些国家都特别的重视发展理工科的学科,因为大家认为,只有发展理工科,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全世界。因此,更多理工科的人才被培养,因为培养得多,比例更大,他们自然也都走上了领导的岗位。


640 (2).jpg


然而,到了全球化的高峰时刻,特别是金融危机来临的2008年之前,文科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包括经济、金融、财会这些应用型的、社科类的学科等。


“现在因为经济稍微受到了冲击,逆全球化势力抬头,一些国家又特别强调科技方面的竞争,所以理工科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余淼杰说,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并不意味着文科不重要。


他举例说,如果我们现在想研究某一门语言,发现学的特别少的某种语言,就只有一个专家,那他就是冷门绝学,稀世之宝。另外,某些学科可能因为太多了且不是很不实用而受到冲击。


余淼杰认为,从一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中的一颗明珠,发展程度越高的社会,越需要社会科学。“所以这并不是所谓的有用或者没用,而是没有更好地做到产学研用相结合。只要能做到更好地将产学研用相结合,一些文科专业其实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发挥更加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640 (3).jpg


据公开资料显示,余淼杰,男,中共党员,1976年6月出生于广东潮州,联合国国际经济学会(IEA)会士,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余淼杰于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经济学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助教授;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2014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代理副院长;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任北京大学国发展院副院长;2018年12月至2022年8月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2022年8月任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2024年2月授予“国际经济学会会士”。 


余淼杰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方向的研究。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