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次考研的双一流大学校长,拿下国际大奖!清华发文祝贺:70年来首位……
10月24日,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相继发文,祝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
据了解,这是该奖自1953年首次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groundbreak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collectiv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opological aspects of their band structure)”获奖。
薛其坤:考研3次读博7年,50岁时发诺奖级论文
如果仅从履历上看,1963年出生的薛其坤可谓是顺风顺水:35岁当教授,41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并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但实际上,薛其坤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文章提到,1984年,薛其坤参加研究生考试,结果高等数学考了39分。作为一个“有志于成为科学家”的青年,他利用两年时间复习,于1986年再次参加考研,结果普通物理考了39分。直到1987年,经历3次考研才终于考上了研究生。
毕业的时候,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薛其坤只好跟着导师继续读博士,从事表面物理的研究。直到1992年6月,薛其坤才迎来转机,导师陆华把他送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希望能通过联合培养弥补国内设备条件方面的不足。
让薛其坤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导师樱井利夫要求非常严格:一周工作6天,7点来实验室,11点之前不许离开——时间不可误,风雨无可阻。樱井利夫的实验室号称“7-11实验室”。薛其坤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有的时候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
一年半之后,薛其坤凭借扎实功底和超常付出,他取得了一个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是7-11实验室三十年来最大成果。
而真正让薛其坤声名鹊起是在50岁这年,攻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重大发现。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是无数研究者奋力追寻而不得的科学目标。
2009年起,薛其坤联合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一起从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尝试攀登这座科学高峰。
2012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薛其坤和团队终于成功地在实验上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世界首次”!
该成果于2013年3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审稿人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论文发表后,引起世界物理学领域轰动。著名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杨振宁激动不已,“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如今,薛其坤身兼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行政事务等多项职务,他勉励自己,也呼吁全体中国科学家,要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基础研究助力技术革命和产业更新、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要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不懈努力为世界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国际顶级的学术舞台上奏响属于中国人的科学强音!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