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再发Nature!


SARS-CoV-2奥密克戎亚变异株 BA.2.86 已经出现并传播到全球许多国家,这引起了警报,因为与其BA.34前身相比,其刺突蛋白含有2个额外的突变。
2023年10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及Lihong Liu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ntigenicity and receptor affinity of SARS-CoV-2 BA.2.86 spi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SARS-CoV-2 BA.2.86 刺突的抗原性和受体亲和力。 另外,2023年9月11日,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饶子和及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等团队合作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ARS-CoV-2 resistance to nirmatrelvi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Mpro底物结合口袋的突变可以使SARS-CoV-2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奈玛特韦产生耐药性。
何大一
何大一教授是全球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他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享誉全球,并荣登1996年《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成为当年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艾滋病毒和其他病毒研究。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阶段,他曾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袁国勇联手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联盟”,共同开展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并在自己确诊新冠后,发了一篇论文。
2022年6月8日,艾滋病专家何大一教授在经历感染新冠———服用抗病毒药Paxlovid后快速转阴———没几天又出现症状核酸复阳的经历后,作为通讯作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布了题为“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to Positive Again—The Mystery of Why COVID-19 Rebounds in Some Patients Who Take Paxlovid”的论文,该文章就COVID-19 在一些服用 Paxlovid 的患者中反弹的现象进行了深入讨论。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iNature、生命科学前沿,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