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需要论文,进高校需要论文,评职称也需要论文……作为科研界的“硬通货币”,论文牵动着所有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更多时候,明确的拒稿信息虽然让人难过,但结果至少是明确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其实是投稿到收到回复这一漫长的等待时间。
一篇文章一审就是好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在科研圈子里都是平常事,每个科研人都曾深陷于等回复的焦虑黑洞之中。
苦熬数个月,在写下最后一个标点、按下投稿发送键后,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写论文虽然辛苦,但心里是充实的。等待审稿的过程则不同,心情忐忑不安,既希望能快快收到回复,又怕是一个坏的结果。“本刊处理稿件的周期为X个月。由于来稿量大,无法采用者,恕不回复”的字样,却让等待变得更加缥缈无踪。如果把科研人想要快速出稿的速度比作火箭,那期刊编辑审稿的速度就是二八大跨。除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投稿难度外,投稿周期已成为科研工作者投稿时必须重点考量的重要指标。毕竟有些时候成果磨出来了,想要投稿却发现时间来不及,做再多准备工作也是多此一举。
近日,葡萄牙学者Dritjon Gruda在Nature职业专栏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我和我的同事向我们领域的一家顶级期刊提交了一篇论文,根据个人的人格特征研究了大流行开始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是一篇对时间敏感的作品,但这篇论文搁置了几个月,甚至没有被送去同行评审。”“给该期刊的多封电子邮件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我们不得不撤回论文并将其提交给其他地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们被允许同时在其他地方提交手稿,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期刊的审稿与回应速度慢得令人发指。“慢刀子割肉”带来的煎熬与痛苦比做研究更能折磨人,以至于科研人员抱怨连连。在文章标题里,Dritjon Gruda使用了“hoard”一词,即囤积。
图 | 葡萄牙学者呼吁:“期刊!请停止囤积我们的论文!”而正常的审稿需要经过一审、二审、三审、专家外审等层层审核,中间一共需要经历3-5次的返修,才能最终被录用,周期可以长达3~6个月。部分期刊的审核周期可能更长,6到8个月,甚至是一年之久。Dritjon Gruda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想象一下,如果在求职的过程中,一次只能申请一份工作,需要等待数月的反馈后才能再考虑另一个机会,这是多么荒谬?“严禁一稿多投”,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纸质出版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此举有利于阻止投稿人违约而对期刊造成伤害,避免版权混乱及减少审稿资源浪费。然而,在这背后更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作者和期刊之间是否获得公平对待。
双方强弱关系的不对等,有可能衍变成一种不公平的霸王条款。即只允许强势方(期刊)无休止地拖延弱势方(投稿人),而不准投稿人终止拖延或中途改投。
放开“一稿多投”限制!
在供大于求的投稿市场里,杂志期刊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面对“一篇文章,一审就是一两年”的窘境,有人因此延毕、错过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晋升机会,但就算投出去“石沉大海”也得等着,毕竟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则还在,谁也不想被扣上“学术不端”的帽子。据悉,近几年在各大学者的呼吁之下,Cell出版社推出了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审稿系统,即“一稿多投”系统。纳入26种期刊,包括21本SCI期刊和5本被ESCI目录收录的期刊。岩石开始松动,事情有了转机。
科研工作者们,或许有望迎来更好的科研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