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相继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2-10-10 11485
近日,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相继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


北京大学

9月21日,由北京大学李柯伽教授、东苏勃教授与胥恒、陈平博士等人参与的FAST优先和重大科学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表文章“A fast radio burst source at a complex magnetized site in a barred galaxy”,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重复性快速射电暴FRB20201124A开展了深度观测,首次探测到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周边环境的磁场变化,向着揭示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迈出重要一步。


a3f11cd0bf1484211d0077908ce9634.jpg


在54天共计82小时时间内,研究团队观测到了1863个爆发脉冲信号。基于这一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快速射电暴法拉第旋转量的奇异演化行为,在前36天里,法拉第旋转出现了无规律的短时标演化,而在随后的18天里几乎不变;首次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的猝灭现象,即FRB 20201124A从保持高事件率态到在74小时内突然熄灭;首次探测到了与之前所有快速射电暴都显著不同的高圆偏振度脉冲;首次发现频率依赖的偏振振荡现象。团队还通过国际合作,发现FRB 20201124A的宿主星系是约银河系大小、富金属的棒旋星系。
华中科技大学

9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陈希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Enantioselective [2+2]-cycloadditions with triplet photoenzymes"的研究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孙宁宁和黄建建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


ec9faf0c90fb6b0fe1da543aaa185fd.png


研究团队提出了“三重态光酶”的概念,通过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开发了一类全新的人工酶,为激发态光反应的手性催化合成提供了一种原创性方案。团队基于有机合成、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理论计算和结构生物学等交叉学科背景,将合成化学发展的二苯甲酮类优异光敏剂通过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定点插入到选定蛋白的手性空腔中,构建了含非天然催化活性中心的人工光酶TPe。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青塔,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