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影响因子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2022-12-30 4121

  SCI期刊影响因子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很多作者在投稿一本期刊之前都会先了解这本期刊的影响因子。那么,要怎么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呢?下面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相关知识。

SCI期刊影响因子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根据汤森路透的定义,期刊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中平均被引次数。即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

  例如:一本SCI期刊在20010年和20011年共出版了200篇文章,而在2010年共被引用了240次,则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40÷200=1.2。

  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每本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有高低之分,也有可能是0。想要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或者一本新刊,逐步从普刊上升为SCI期刊,需要期刊运营者在提高影响因子上下功夫。

  根据SCI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知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方面提高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一方面要降低出版文章的总篇数,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SCI评选的目的是收录相对重要的期刊,但世界上期刊太多了.从中选择重要期刊,有筛选标准,即只有部分期刊被列入SCI.在众多期刊中,谁能成为SCI期刊,就必须达到SCI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必须参照期刊的影响因素.SCI影响因子越高,期刊影响力越大,期刊学术水平越高,被SCI收录的概率越高.此外,SCI收录期刊数量有限,纳入SCI范围的期刊也将根据影响因素分为四类.

  版块的要求越高,对版块的要求越高,文章的影响越大.例如,sci-1区的影响因子高于sci-2区,发表sci-1论文的认可度高于sci-2区的论文.也就是说,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期刊质量的标准之一.

  以上就是本期艾思科蓝分享的相关学术资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于对这个问题感到疑惑的你有一定的帮助,而我们也会经常在网站里更新更多大家想要了解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我们的网站艾思科蓝进行查找。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