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022-05-12 4201

  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分享四个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1)促进自己的论文成型;(2)了解领域内最新学术观点及研究方向;(3)受大神熏陶;(4)Networking(以及找工作)。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呢?下面艾思科蓝小编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这几个方面啦。

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jpg

  (1)促进自己的论文成型。 学术会议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置deadline的机会----既然你的论文被接收了,你也同意要去参加了,就要奔着开会日期这个时间点努力去把自己的论文写出来。因为有了这么个deadline, 学者最开始投proposal的时候就会大概计划一下,我这篇论文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到会议开始的时候能不能形成full paper交上去。比较理想的利用conference deadline的情况是,在submit proposal的时候你数据已经到手,或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计划,然后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你就可以以会议时间为deadline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写成论文,这样通常能非常有效地促进research变成publication, 防止一个project走到了最后一步却被漫长地搁置起来。

  (2)了解领域内最新学术观点及研究方向。 做research的人无论是哪个学科都需要知道别的学者在研究什么,了解别人是怎样设计的研究,最新方法有哪些,领域内最新争论或关注的重点有哪些。而学术会议是一种特别高效的获取新信息的方式,几天的会议通常会涵盖上百个panel, 每个panel 又经主办方提前为你选出了4-5篇最新的、围绕某一主题的论文,在十几分钟之内你就能听到一篇论文的来龙去脉还能膜拜作者本人,这样就省去了你看paper的很多时间,还会激发你很多的想法和快速扩展脑中的literature,简直是个极为节省生命的学术成长之道。

  (3)受大神熏陶。这一点对于年期学者来说大概尤其适用。你跟大神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开了几天会,仿佛你也可以成了这个community的一员。我觉得这个过程对于young scholar带来的影响,可能甚至比听取知识本身的作用更深远。

  (4)Networking(以及找工作) 。如果你有意在博士毕业后留美做faculty, 参加会议是难得的network和找工作的机会。 管理学尤其是商科经常在会议上进行招聘,很多会议专设招聘场,hiring committee的人会专门到会议上来见一见投这个工作的人,或者直接做一轮面试筛选。哪怕是没有这种专门招聘内容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几天里你也有很多机会在各种场合(比如早餐、中餐、reception、会议session现场,甚至会议hotel的电梯里)遇见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很多时候关于一些学校的招聘信息就是在跟他们闲谈中获知的,还有的时候某个学校并没有在当时招聘,可是你认识了系里的某个老师,在一两年后他们招聘的时候你可能刚好毕业可以应聘那里。“你在学术会议上的各种场合都一定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及穿着,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秒碰见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你未来的雇主或老板。” 职业生涯漫长,impossible is nothing,即便你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也说不定几年之后想换工作,你永远不知道之前在会议上碰见的哪个人可能会在哪个学校的招聘委员会上等着你。

  以上就是今天艾思科蓝学术网给朋友们的一些疑问解答了,如果对我们的文章内容有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你们的疑惑。有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也可以留意我们的更新内容或是向在线老师提问。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