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术会议如何做好展示?

2022-05-12 1741

  参加学术会议如何做好展示?不但如此,要想做一个高质量的报告, 即便是英语为母语,即便是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学者,也同样需要花时间去准备和操练才能实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怎么样去准备呢?下面是艾思科蓝小编整理归纳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演讲有这么几个挑战:

参加学术会议如何做好展示.jpg

  首先,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要把可能做了一两年甚至更久的庞大项目讲清楚, 研究者拥有的信息往往浩如烟海,一不小心就可能没完没了地讲起了数据收集中的某个小细节,而听众需要看到是这个项目完整的一个缩影。如何站在观众角度,站在对该项目毫无了解的角度把故事讲清楚,这是挑战研究者同理心和角色转化的一个过程。

  其次,在一个口头演讲里面所有的词汇和语句,都需要使用的非常正式、规范、和准确。同样要表达一个意思,到了学术报告里面就必须使用特定的词语来描述。最后,你演讲的时候台下做的都是业内同行,而且说不定有泰斗级人物,面对同行们的提问如何能不卑不亢地回答,得体从容地回应每一个学者提出的问题甚至质疑,这也是一大挑战(比如如何恰当地回应愚蠢提问甚至粗鲁提问等)。

  Research Question: 最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没有之一。一个连研究问题都没说清楚的报告多半会让听众全程一头雾水。

  Significance: 吊胃口环节,以前的研究有如此如此的gap,现有的文献没有解决这般这般的疑问,那么我的这个研究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了。

  Literature review: 我研究的主题绝不是平地起大楼,而是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你看谁谁谁曾经发现了什么研究结果,以及哪些哪些学者曾作出了什么推论和假设,然而,都还不到位和有欠缺。我的研究就是为了推动这个话题的文献, 弥补这些欠缺。

  Hypotheses:立靶子环节, 如果是定量研究那么就需要列出重要的研究假设,这是你整个研究的靶心.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样本是什么,哪里收集的数据,使用了什么数据收集方法(这里要去繁就简,不影响观众听明白的内容一律跳过)

  Analysis: 展示分析结果,如果是定量研究多用数字和表格,如果是定性多用引用或观察笔记.

  Findings : 总结分析结果说明什么。

  Limitation:这个研究有哪些不足。

  Conclusion:回顾研究问题,研究的创新性,以及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和结论。

  学术报告的结构其实和一篇正规学术论文的主要结构是完全一致的。而这恰恰是学术报告要做的事情,即把一篇paper最终要的环节都挖出来凸显给大家看。

  准备学术报告PPT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基础,先搭9张最重要的内容,其中需要更多描述的再多给1-2张。 总体而言我觉得核心的PPT有15页左右就够了,如果analysis results比较占页数,总数也不应超过25张。多出来的一些舍不掉的东西可以放到最后作为附件, 回答学者提问的时候如果有需要再随时找出来。

  以上就是今天艾思科蓝学术网给朋友们的一些疑问解答了,如果对我们的文章内容有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你们的疑惑。有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也可以留意我们的更新内容或是向在线老师提问。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