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是什么 如何评价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什么?如何评价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那么我们怎么去看待学术会议呢?接下来就和艾思科蓝小编一起来聊聊吧。
1.什么是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而国际学术会议是各个国家相关学术领域研究者聚集交流的学术交流形式。通俗来讲学术会议就是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按期举办的大型知识讨论聚会。
学术会议一般都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其参会者一般为科学家、学者、教师等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由于学术会议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会议,因此参会者往往都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互动交流更加直观、效果更好。通俗来讲学术会议就是要相互展示和探讨科研成果,向众多界内大佬讲ppt,答辩,以及听大佬们讲ppt,答辩,以及社交。
2.学术会议的分类
1)根据学科性质可以分为单学科的专业会议和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会议;
2)根据会议的召开周期可以分为一次性的学术会议、年度性的学术会议、系列性的学术会议;
3)根据参加国别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内学术会议、双边学术会议、多边学术会议等;
4)根据会议采用的交流技术可以分为传统学术会议、在线学术会议、视频学术会议等;
5)根据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分为单向传播会议(学术报告、调研会)和双向互动会议(专题座谈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
6)根据会议规模可以分为大型(邀请代表在200人以上)、中型(邀请代表在50-200人)、小型(邀请代表在50人以下)会议。
3.如何评价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评价:
1)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指与会各方参加会议的客观“所得”,可以采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人们参加会议的效率和效益,又称为技术质量。具体如会议主题的重要性、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层次、论文的水平、信息交流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影响力、在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影响力等;
2)过程质量。过程质量是与会各方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对会议服务的感知,是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标准来评判的质量。过程质量常常体现为会议主办方对参会人员多种需求考虑得是否周密,热情程度,会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会代表彼此间的尊重程度,议程设置的合理性,对话交流的通畅程度,主持人的主持技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以及论文出版、会议记录、会议的媒体报道等会后的有关服务;
3)环境质量。会议的环境质量是指与会各方接受会议服务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具体包括:会场的布置情况、会议的文化氛围、会议的网站服务、会议的食宿交通等。
衡量一个学术会议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包括与会各方所得到的客观结果,而且还包括被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是通过与会各方对期望的会议质量和感知的会议质量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结果。
本期的艾思科蓝学术资讯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艾思科蓝”关注我们吧。祝大家在生活上顺心顺意,研究学术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