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宣:编制到人,无非升即走!

2025-11-06 3813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近日,一张喀什大学的招聘信息照片在社交平台上流传。图片显示,喀什大学的6条招聘要求中,第一条就是“编制到人,无非升即走。”


640 (55).jpg

图源:小红书


据澎湃新闻、大象新闻等媒体记者从喀什大学方面获悉,上述招聘信息中无“非升即走”的政策确实存在,不过其他几项招聘政策,喀什大学有更具体要求。


早在9月30日,喀什大学就曾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博士人才引进的文章,列出了不同人才的引进待遇。其中针对优秀博士,喀什大学明确评职称博士成果可认定,正式入职后享受两年校内副高职称教师绩效(专业技术岗七级),喀什大学还强调“编制到人,无非升即走,配偶工作可解决。”


640 (25).png


当这项让不少学术“青椒”倍感压力的竞争制度,被高校松绑淡化,这是否意味着,“非升即走”制度的改革,拐点已至。


多所高校,告别“非升即走”


喀什大学不是第一所官宣不“非升即走”的高校。


今年8月,中国海洋大学在《中国海大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新增批次)》一文中明确,聘任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工程教授,纳入学校事业编制,聘为博士生导师,无“非升即走”,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明确,引进的力行青年学者、特聘研究员和特聘副研究员等所有岗位都有编制,不实行“非升即走”政策。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名编制招聘博士、广州软件学院2025年中青年博士师资招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师资招聘,也都明确提出无“非升即走”。


640 (56).jpg


对于以喀什大学为代表的的西部地方高校来说,把人才引进来很重要,让人才能留下来更关键。喀什大学坚持“以岗定薪、优劳优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完善培育机制,制定领军岗、重点岗激励政策,安排高层次人才担任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及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研效能。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东部高校,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才能让更多学者,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发光。


总的来说,“非升即走”其实是人才甄选的一种手段,而“预聘-长聘”制度的核心理念,是筛选有学术志向和潜力的青年学者,让他们专注研究领域或扩展新的跨学科方向,而非让学者们“卷”进学术竞争,徒增压力的“淘汰游戏”。它是考核标准,更是培养手段。如何让其成为激励学者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而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才尽其用,仍有待探索。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