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报名参会!
会议地点确认:中国-西安-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
推荐酒店确认:西安交通大学长乐公园地铁站亚朵酒店
会议拟邀请了5位主讲嘉宾,20位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独家见解!
高届数会议!第九届会议!高校背书!
IWCEAA 2024已于会后3个多月完成见刊检索!
本届会议已申请到IEEE出版,见刊检索非常稳定!
大会设立评优环节!现场颁发奖杯及大会证书!
【快速通道】
*参会报名:Click Here
*论文投稿:Click Here
*会议官网:Click Here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合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陕西省自动化学会仪表自动化与过程控制委员会、西安自动化学会
【重要信息】
最终截稿时间:2025年10月24日23:59
1. 大会官网:www.iwaace.cn
2. 大会时间: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
3、大会地点:中国-西安-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
4. 录用通知:投稿后5-7个工作日左右
5.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Scopus(稳定检索)
(ISBN号:979-8-3315-9112-0)
【征稿主题】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图像分类、物体检测、语义分割、人脸识别、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情感分析、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理论模型构建、机器意识与自我意识、理解与推理能力、通用智能系统、伦理与安全问题
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社交网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驱动建模
3、控制工程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系统与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及其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电气系统、过程控制、软件工程、控制技术、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自适应和最优控制、智能管理和决策、分布式控制、驱动电机和控制技术、动力电池管理和维护技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移动机器人
4、算法
算法分析、近似算法、可计算性理论、进化算法、遗传算法、数值分析、在线算法、量子算法、随机算法、排序算法、算法图论和组合、计算几何、计算技术及应用
5、其他相关主题均可
【出版信息】

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IEEE出版(ISBN: 979-8-3315-9112-0),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IEEE Xplore, EI, Scopus检索。目前该会议论文检索稳定。
【推荐酒店】


第七届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AITA 2025)将于2025年6月27-29日在温州大学南校区举行。参会酒店推荐为温州大学城开元名庭酒店,具体酒店信息和预定方式如下:
Ⅰ. 酒店信息:
温州大学城开元名庭酒店:
酒店官网:查看
酒店电话:+86-577-88868999
酒店地址:温州瓯海区茶山街道梅泉大街586号
>> 普通大床房:338元 含1张床/无线网络/1份早餐
>> 普通双床房:338元 含2张床/无线网络/ 2份早餐
Ⅱ. 房间预定方式:
1. 可打电话或发短信至17328810099(王经理),告知您是:“温州大学会议+姓名+入住日期+退房日期+房型+入住人数”。
2. 请勿重复预定。请尽快在6月20日前完成预定(逾期无法保证房间安排,需视酒店房态而定),如有变动或取消预定需提前一周告知酒店经理。酒店费用将由酒店直接收取并开具发票。
Ⅲ. 交通指南: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22km ; 32mins
*温州站: 10km ; 24mins
【联系我们】

Ms. Li | 李秘书(邀请码:L8168)
联系手机(微信):+86-17702011286
会议邮箱:IWAACE@yeah.net
QQ咨询:3801364996
2025/10/24 01:00
尊敬的各位参会者:
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已开启最后一轮征稿!欢迎专家学者投稿、报名参会!
会议拟邀请了5位主讲嘉宾,18位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独家见解!
高届数会议!第九届会议!高校背书!
IWCEAA 2024已于会后3个多月完成见刊检索!
本届会议已申请到IEEE出版,见刊检索非常稳定!
大会设立评优环节!现场颁发奖杯及大会证书!
【快速通道】
*参会报名:Click Here
*论文投稿:Click Here
*会议官网:Click Here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合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陕西省自动化学会仪表自动化与过程控制委员会、西安自动化学会
【重要信息】
最终截稿时间:2025年10月24日23:59
1. 大会官网:www.iwaace.cn
2. 大会时间: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
3、大会地点:中国-西安
4. 录用通知:投稿后5-7个工作日左右
5.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Scopus
(ISBN号:979-8-3315-9112-0)
【征稿主题】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图像分类、物体检测、语义分割、人脸识别、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情感分析、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理论模型构建、机器意识与自我意识、理解与推理能力、通用智能系统、伦理与安全问题
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社交网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驱动建模
3、控制工程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系统与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及其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电气系统、过程控制、软件工程、控制技术、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自适应和最优控制、智能管理和决策、分布式控制、驱动电机和控制技术、动力电池管理和维护技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移动机器人
4、算法
算法分析、近似算法、可计算性理论、进化算法、遗传算法、数值分析、在线算法、量子算法、随机算法、排序算法、算法图论和组合、计算几何、计算技术及应用
5、其他相关主题均可
【出版信息】

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IEEE出版(ISBN: 979-8-3315-9112-0),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IEEE Xplore, EI, Scopus检索。目前该会议论文检索稳定。
【联系我们】

Ms. Li | 李秘书(邀请码:L8168)
联系手机(微信):+86-17702011286
会议邮箱:IWAACE@yeah.net
QQ咨询:3801364996
2025/10/21 14:47
尊敬的各位参会者:
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邀请到四位主讲,12位特邀嘉宾教授莅临现场,分享独家见解,介绍如下:
【快速通道】
*参会报名:Click Here
*论文投稿:Click Here
*会议官网:Click Here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合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陕西省自动化学会仪表自动化与过程控制委员会、西安自动化学会
主讲嘉宾:
王大轶 研究员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王大轶,研究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科技委主任,是国家杰青、国防卓青,973项目和173重点项目技术首席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观测、诊断和重构能力定量表征理论方法以及空间飞行器全自主运行技术研究,为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入选国家万人领军和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党中央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
石碰 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 IEEE/IET Fellow 阿德莱德大学 | 石碰教授(澳大利亚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和南澳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两个高等博士学位——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理学博士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程博士。他现在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杰出教授,也是Advanced Unmanned Systems Laboratory(先进无人系统实验室)的主任。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系统和控制理论及其在网络系统、机器人和自主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和智能系统中的应用。他于2022年获得Engineers Australia(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颁发的MA Sargent奖章,从2014年到2022年,他被Clarivate Analytics/Thomson Reuters (科睿唯安/汤森路透)连续评为高被引研究员,2019年到2022年,被THE AUSTRALIAN(澳大利亚人报)授予终身成就者领袖奖和领域领导者的荣誉。目前,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的主编,IEEE Access的高级编辑,IET Electronics Letters的学科主编,以及其他一些期刊的副主编,包括Automatica,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他还担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研究院院长、IEEE SMC协会副主席和IEEE特级讲师。他是欧洲科学院院士,罗马尼亚科学院荣誉院士,IEEE、IET、IEAUST、IMA和CAA的Fellow。 |
赖际舟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赖际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5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博士学位,2013-2014年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无人系统自主导航与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等研究工作。赖教授是“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至今)、“飞行器先进导航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百强创新团队负责人(2023-至今)。同时担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南京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等。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计划、中国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 |
孟凡利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东北大学 | 孟凡利,男,1980年1月出生于辽宁铁岭。研究方向为微弱信号的智能检测与智能分析、特种机器人传感器研究与开发、微纳结构气体传感器、新型感知器件与智能芯片、痕量检测技术与检测装置、嗅觉导航与智能巡检机器人。200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200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6年12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进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已在IEEE Trans.,Sens. Actuators B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共被SCI他人引用6000余次,H因子为49,ESI高被引论文8篇,单篇最高SCI他引800余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与合作课题共7项,作为主要成员曾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1项。曾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奖励。 |
特邀嘉宾:
李天成 教授 国家级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 | |||
钟杭 副教授 湖南大学 |
刘贞报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
宋军 教授 安徽大学 |
邵晓东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雍可南 助理研究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李国涛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
符方舟 副教授 中山大学 |
陈博 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 |
周佳玲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
刘闯 副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
张萌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
刘兴华 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 |
2025/10/15 17:10
尊敬的各位参会者:
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邀请到四位主讲,12位特邀嘉宾教授莅临现场,分享独家见解,介绍如下:
【快速通道】
*参会报名:Click Here
*论文投稿:Click Here
*会议官网:Click Here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合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陕西省自动化学会仪表自动化与过程控制委员会、西安自动化学会
主讲嘉宾:
王大轶 研究员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王大轶,研究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科技委主任,是国家杰青、国防卓青,973项目和173重点项目技术首席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观测、诊断和重构能力定量表征理论方法以及空间飞行器全自主运行技术研究,为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入选国家万人领军和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党中央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
石碰 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 IEEE/IET Fellow 阿德莱德大学 | 石碰教授(澳大利亚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和南澳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两个高等博士学位——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理学博士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程博士。他现在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杰出教授,也是Advanced Unmanned Systems Laboratory(先进无人系统实验室)的主任。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系统和控制理论及其在网络系统、机器人和自主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和智能系统中的应用。他于2022年获得Engineers Australia(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颁发的MA Sargent奖章,从2014年到2022年,他被Clarivate Analytics/Thomson Reuters (科睿唯安/汤森路透)连续评为高被引研究员,2019年到2022年,被THE AUSTRALIAN(澳大利亚人报)授予终身成就者领袖奖和领域领导者的荣誉。目前,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的主编,IEEE Access的高级编辑,IET Electronics Letters的学科主编,以及其他一些期刊的副主编,包括Automatica,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他还担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研究院院长、IEEE SMC协会副主席和IEEE特级讲师。他是欧洲科学院院士,罗马尼亚科学院荣誉院士,IEEE、IET、IEAUST、IMA和CAA的Fellow。 |
赖际舟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赖际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5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博士学位,2013-2014年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无人系统自主导航与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等研究工作。赖教授是“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至今)、“飞行器先进导航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百强创新团队负责人(2023-至今)。同时担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南京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等。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计划、中国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 |
孟凡利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东北大学 | 孟凡利,男,1980年1月出生于辽宁铁岭。研究方向为微弱信号的智能检测与智能分析、特种机器人传感器研究与开发、微纳结构气体传感器、新型感知器件与智能芯片、痕量检测技术与检测装置、嗅觉导航与智能巡检机器人。200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200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6年12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进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已在IEEE Trans.,Sens. Actuators B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共被SCI他人引用6000余次,H因子为49,ESI高被引论文8篇,单篇最高SCI他引800余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与合作课题共7项,作为主要成员曾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1项。曾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奖励。 |
特邀嘉宾:
李天成 教授 国家级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 | |||
钟杭 副教授 湖南大学 |
刘贞报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
宋军 教授 安徽大学 |
邵晓东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雍可南 助理研究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李国涛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
符方舟 副教授 中山大学 |
陈博 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 |
周佳玲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
刘闯 副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
张萌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
刘兴华 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 |
2025/10/10 13:45
2025 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IWCEAA 2025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出版社(ISBN: 979-8-3315-9112-0 )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IWCEAA 2025将征集并展示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并将组织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务组诚邀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交您最的论文,并与其他参会者分享您的成果与经验。征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图像分类、物体检测、语义分割、人脸识别、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情感分析、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理论模型构建、机器意识与自我意识、理解与推理能力、通用智能系统、伦理与安全问题
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社交网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驱动建模
3、控制工程: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系统与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及其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电气系统、过程控制、软件工程、控制技术、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自适应和最优控制、智能管理和决策、分布式控制、驱动电机和控制技术、动力电池管理和维护技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移动机器人
4、算法:
算法分析、近似算法、可计算性理论、进化算法、遗传算法、数值分析、在线算法、量子算法、随机算法、排序算法、算法图论和组合、计算几何、计算技术及应用
会议官网:www.iwaace.cn
投稿链接:点我投稿
参会链接:点我参会
IWCEAA 2025组委会
2025年9月30日
2025/10/02 14:43
2025 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IWCEAA 2025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出版社(ISBN: 979-8-3315-9112-0 )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IWCEAA 2025将征集并展示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并将组织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务组诚邀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交您最的论文,并与其他参会者分享您的成果与经验。征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图像分类、物体检测、语义分割、人脸识别、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情感分析、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理论模型构建、机器意识与自我意识、理解与推理能力、通用智能系统、伦理与安全问题
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社交网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驱动建模
3、控制工程: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系统与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及其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电气系统、过程控制、软件工程、控制技术、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自适应和最优控制、智能管理和决策、分布式控制、驱动电机和控制技术、动力电池管理和维护技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移动机器人
4、算法:
算法分析、近似算法、可计算性理论、进化算法、遗传算法、数值分析、在线算法、量子算法、随机算法、排序算法、算法图论和组合、计算几何、计算技术及应用
会议官网:www.iwaace.cn
投稿链接:点我投稿
参会链接:点我参会
IWCEAA 2025组委会
2025年9月30日
2025/10/02 14:43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您好!为了弘扬大会精神,拓宽研究思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将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优秀海报的奖项,具体要求及评审规则如下:
1.评选【优秀论文】——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 2025年10月24日前完成缴费注册;
B. 已注册论文的作者,需线下参会并做口头报告;
C. 优秀论文奖将由组委会综合评选;
2.评选【优秀青年学者报告】——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 2025年10月24日前完成缴费注册;
B. 需线下参会并做汇报(需准备10-15分钟PPT英文演讲);
C. 大会嘉宾及参会人员针对报告的创意、适用性、技术优势、PPT、英文、等内容来进行综合评判择优录取;
3.评选【优秀海报】——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 需线下参会并做汇报(自制一张图片格式的A1、竖版、彩色海报,2025年10月24日前发送至会议邮箱:IWAACE@yeah.net,并备注订单号+线下+姓名);
B. 大会嘉宾及参会人员针对海报设计及现场汇报来进行综合评判择优录取;
4.奖励机制:
A. 【优秀论文】证书 & 奖杯
B. 【优秀青年学者报告】证书 & 奖杯
C. 【优秀海报】证书 & 奖杯
D. 奖金不叠加,会后凭获奖证书咨询会议负责老师领取
附件下载:
*最终解释权归IWCEAA组委会
2025/09/26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