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独立出版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

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 10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omputer Technolog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1721894565036.jpg


重要信息.png

会议官网:www.is-cme.com

大会时间:2025年9月26-28日

二轮截稿时间:2025年7月31日

大会地点:中国 · 烟台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2周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ISCME2025 已进入IEEE官方列表,详情可点击(点击图片跳转IEEE官网查看)

097abf4f112c683d9581ac5c9c9b770.png


见刊检索历史:


往届会议见刊EI检索Scopus检索
ISCME 2024-第九届

Cover-ISCME 2024_00.jpg

2025.2.25

ISCME 2024_00.jpg

2025.3.24

ISCME 2024-scopus_00.jpg

2025.3.24

ISCME 2023-第八届

2023.11.17-19

ISCME 2023-见刊封面.png

2024.4.23

ISCME 2023-EI(1).png

2024.5.20

ISCME 2023-Scopus.png

2024.5.20

ISCME 2022-第七届

2022.11.25-27

ISCME 2022-见刊封面.png

2023.4.9

ISCME 2022-EI(1).png

2023.5.25

ISCME 2022-scopus.png

2023.5.25

ISCME 2021-第六届

2021.11.5-7

ISCME 2021-见刊封面.png

2022.2.16

2021-EI(1).png

2022.3.28

2021-Scopus.png

2022.3.28

ISCME 2020-第五届

2020.9.20-22

ISCME 2020-见刊封面.png

2020.11.3

2020-EI(1).png

2020.12.15

2020-Scopus.png

2020.12.15

ISCME 2019-第四届

2019.12.13-15

ISCME 2019-见刊封面.png2019-EI(1).png2019-Scopus.png



会议简介.png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烟台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将围绕“计算机技术”、“机械电气工程”等多个学术领域进行深度探讨,旨在融合各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进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会议将汇聚来自全球的学者、专家、研发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共同打造一个独特的平台,供大家交流和共享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了解当今学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与动态。此外,论坛还将致力于拓宽与会者的研究思路,强化学术研究与探讨,有助于学术成果的实用化和产业化。通过这一盛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将有机会建立联系,展开深度合作,从而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大会热忱邀请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踊跃参会,共同分享智慧、交流经验,为推动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组织单位.png

主办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

鲁东大学-logo.png


AEIClogo组合多种模式.png

AEIC学术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

03-校徽彩色横向中英文右侧合用.jpg

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大会组委.png


大会主席

116X160-Yo-Ping Huang.png

黄有评教授

台北科技大学

IEEE Fellow

116X160-Witold Pedrycz.png

Witold Pedrycz教授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IEEE Fellow

116X160-李博伟.png

李博伟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116X160-陈雪叶教授.png

陈雪叶教授

鲁东大学

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116X160-元辉.png

元辉教授

山东大学

泰山学者,IEEE高级会员

116X160-杨明.png

杨明教授

山东大学

泰山学者,IEEE高级会员

116X160-齐文海.png

齐文海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

IEEE高级会员


116X160-刘长霞.png

刘长霞教授

鲁东大学

交通学院副院长

116X160-王品.png

王品教授

鲁东大学


出版主席



116X160-陈小波.png

陈小波教授

山东工商学院

IEEE高级会员

116X160-张鲲.png

张鲲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

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

116X160-李笑宇博士.png

李笑宇博士

鲁东大学


当地委员会主席



116X160-张立春.png

张立春教授

鲁东大学

116X160-杨文广.png

杨文广教授

烟台大学




主讲嘉宾.png

116X160-李博伟.png

李博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微流控领域创始人林炳承研究员;2009年至2011年受美国NIH项目资助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在环境监测、细胞药物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现场即时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在微流控芯片环境污染、疾病诊断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ACS Sensors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在已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一区TOP期刊21篇,总影响因子230.3,总引用超1500余次,H-index=24,申请发明专利16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


116X160-杨文广.png

杨文广教授,烟台大学

杨文广,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教授,2007年于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至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工学博士(硕博连读)。自2018年3月至今任教于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其研究领域包括软体机器人、4D打印、光/磁驱动机器人、柔性器件及微纳操控。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并担任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Lab on a Chip、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杨文广曾获烟台大学首届科研新秀、省级创新创业导师称号,连续四年(2020-2024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此外还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Top 1‰)、中国科学院BHPB奖学金(Top 1‰)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16X160-方续东.jpg

方续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现任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助理,并担任中国工程院旗舰期刊《Engineering》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科秘书。ASME会员、IEEE会员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他主要从事微纳制造与MEMS传感器、精密及超精密加工、超强纤维与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WKJW基础加强项目、中国博士后特等资助、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培育项目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征稿主题.png

(a)机械工程

►微纳传感器与执行器,微流控芯片;机械动力学和振动;机械传动应用;轧制、机器组装;非金属加工;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流体动力传递与控制;冶金机械及其自动化;飞机结构与设计;精密制造与测量;机械和电气一体化;机械制图;数字电子技术等

(b)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智能控制;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计算机动画;软件工程;计算机建模;数据模型与方法;大数据搜索与信息检索技术;智能信息融等

(c)电气工程

►输配电;电磁兼容;高压仪器;电气工程材料;电气测量;电力电子及其应用;机电一体化;电路与系统;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与能源;电力系统通讯;电动驱动器及其应用;电机及电器;电气材料与工艺;电气牵引系统和控制;配电自动化系统;大型电机的理论&运行&监测与诊断;电力传动;高电压和绝缘技术;新型传感器;电磁和光子学;电力质量和系统稳定性分析;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和天线;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电网/电源IC;电路和电子学;激光技术和电光技术的应用;电能加工;半导体的电光现象等

*其它相关主题均可投稿,请点击(click


出版信息.png

IEEE.png

论文先经过2-3位专家盲审、筛选,最终录用后将提交至IEEE(ISBN:979-8-3315-2658-0)独立出版,出版后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目前该出版社检索稳定。

Picture Ei_0.png256px-Scopus_logo.svg_.png

1. 文章不得少于4页,须先按照【论文模板】进行格式调整,之后点击【在线投稿】完成全英文投稿

2. 推荐作者使用CrossCheck或iThenticate全文查重(https://ais.cn/u/Uram2u),以出版社标准执行;

3. 审稿流程:先投稿,先送审,先录用

4. 发表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5. 投稿后,请安排一位作者主动添加大会秘书微信,方便及时沟通和跟进论文状态;

6. 文章需保持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或渠道正式发表;

7. 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论文一旦上传到出版社,则不接受任何退款或撤稿申请。


* 如需翻译服务,可前往【翻译入口】或联系会议秘书


会议议程.png

日期时间内容

2025年9月26日

13:00-17:00报名注册

2025年9月27日

09:00-09:30开幕式
09:30-12:00主题报告
12:00-14:00午餐时间
14:00-18:00口头报告
18:00-20:00晚宴
2025年9月28日09:00-12:00学术考察活动


注册费用.png

类别注册费(人民币)
投稿(4页)3800RMB/篇
超页费(第5页起算)400RMB/页
仅参会(听众/口头报告/海报展示)1500RMB/人
加购论文集500RMB/本

 

参会方式.png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3、海报展示:需提供一份A1竖版尺寸的JPG格式彩色电子版的海报

4、听众参会:仅参会听会,无任何展示,可提问交流;

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以下图表进行报名参会:

1719477531011(1).jpg


联系我们.png

会议秘书:陆老师 

电话/微信:+86-18094171260

邮箱:luxueyi@ais.cn

image.png

【投稿完成后添加上方微信(请备注ISCME 2025),方便后续会议通知、见刊和检索等】


秘书处微信:

1111111.png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