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期刊出版】第五届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NEPE 2025)


第五届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NEPE 2025)

202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396220509172703510.png

2025年11月14-16日   中国-广州    大会官网:www.icnepe.org 


重要信息

image.png

ICNEPE 2025已上线IEEE官网: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7923

本页面为EI期刊征稿
74b1662b196354d6f7d11d8f111ac15b.png

期刊: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Energy Web(ISSN: 2032-944X)

提交检索:EI-JA、Scopus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


摄图网_401613438_圆形钟表元素GIF(企业商用).gif二轮截稿时间:2025年8月29日摄图网_401613438_圆形钟表元素GIF(企业商用).gif 


图片2.png

       第五届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NEPE 2025)将于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会议旨在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和研究人员,共同探讨新能源及电力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技术创新。 本次会议的主题涵盖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电力工程的前沿议题。参会者将有机会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深入交流经验与挑战,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会议还将设置专家大会报告,主讲报告,青年学者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新能源与电力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期待与您在广州相聚,共同探索未来能源电力领域的无限可能!



图片3.png

ICNEPE 2024 | EI核心检索记录image.png
ICNEPE 2024 | IEEE见刊记录image.png
ICNEPE 2023 | EI核心检索记录            image.png            
ICNEPE 2023 | Scopus检索记录            image.png            
ICNEPE 2023 | IEEE 出版记录            image.png            
ICNEPE 2022 | IOP-JPCS出版记录            未标题-1.png            
ICNEPE 2022 | EI核心检索记录            
ICNEPE 2022 | Scopus检索记录            
ICNEPE 2021 | Publish by Energy Reports 论文Energy Reports期刊出版            未标题1-1.png            
ICNEPE 2021 | EI Compendex-JA  检索记录            
ICNEPE 2021 | SCIE(SCI增刊)检索记录            21年SCIE检索.png            




图片4.png

主办单位

384220722165951278.png

技术支持

347230818144200261.png

媒体支持单位

科学网Logo-png透明底.png



图片5.png(往届)

顾问委员会

1 1.png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画板 11.png 

李立浧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画板 221.png

 刘焕彬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画板 1.png

蔡蔚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画11.png

闵永刚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4C935AC3B9B3CB3D885678AFC83_ED2488C7_1B2C.jpg.png

陈建平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大会主席
朱继忠.png   

朱继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意大利博洛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IEEE Fellow     

学术委员会主席


画板 1222.png

Marc A. Rosen教授,安大略理工大学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GetPhotoFile.jpg.png

张俊勃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电网智慧运行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画板 12.png

王飞教授,华北电力大学 

IEEE高级会员

77.png

Omar Hanafy Abdalla教授,哈勒旺大学

IEEE高级会员 

组织委员会主席

画板 1.png

郑伟业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IEEE高级会员

画板 1---.png

刘云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IEEE高级会员

出版主席

画板 12.png

Paolo Mercorelli教授,吕讷堡大学

IEEE高级会员

画板 1.png

Akash Saxena教授,阿哥德大学

IEEE高级会员

citations.jpeg.png

Gheorghe-Daniel Andreescu教授,蒂米什瓦拉理工大学

IEEE高级会员

画板 1=.png

郑杰辉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IEEE高级会员




图片6.png(往届)

3.png

余贻鑫教授,天津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整和中国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

朱继忠.png

朱继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意大利博洛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  

朱继忠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意大利博洛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英国国家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协会会士(AAIA Fellow),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协调控制、全数字配用电系统智能规划与运行技术,以及新型电力系统高效低碳运行等,在制定IEEE国际标准方面作出诸多贡献。担任IEEE PES智能楼宇、负载及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IEEE P2781负荷建模与仿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P2783快速负荷响应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 P3436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

画11.png

闵永刚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闵永刚,教授,聚酰亚胺及电子封装先进材料领域知名科学家,2005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入选海外引才计划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带头人),2022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功能高分子专业,师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lan G. MacDiarmid教授。曾先后在美国IBM公司、杜邦公司、英国ICI公司、法国圣戈班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任高级研发经理,技术总监等高级技术管理职务,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和纳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先后被南京邮电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聘为特聘教授。已发表论文200余篇(文章引用 ~4000次,H-因子~40)、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0余次,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10件,获发明专利授权60余件。多年来从事高性能聚酰亚胺工业化生产“卡脖子”技术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开发及其在电子信息显示和半导体电子封装(包括光刻胶和电子化学品材料)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画板 1222.png

Marc A. Rosen教授,安大略理工大学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Marc A. Rosen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的教授,曾担任该校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创始院长。Rosen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工程学会和加拿大机械工程学会主席。他还担任过许多专业职务,包括各种期刊的主编以及奥沙瓦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的董事。Rosen教授拥有 70 多项研究基金和合同,发表了 900 多篇技术论文,是可持续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方面的活跃教师和研究人员。他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为工业界进行的。Rosen教授曾供职于芬兰伊马特拉电力公司、芝加哥附近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多伦多附近的氢系统研究所以及多伦多瑞尔森大学,并担任该校机械、航空航天和工业工程系主任。罗森博士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是许多协会的会员。

5.png

冯晓云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国家教学名师、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    

冯晓云长期从事电力牵引传动及控制、列车运行控制与仿真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SCI/EI期刊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 道部科技开发和重点攻关项目等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2008年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2011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4443.png

Chong Kok-Keong教授,拉曼大学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
               

钟国强教授,1998年获马来西亚大学理学学士(一等荣誉),2002年获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他曾于201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作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现任拉曼大学学院教授、英国工程理事会注册特许工程师。在太阳能工程领域深耕20余年,专注于聚光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热等研究。主持多项大型科研项目,总金额超百万美元,荣获多项国际和国内科研奖项。学术上,他成为马来西亚科学院、东南亚工程与科技学院等多家机构院士。2017年,他在世界最大型展览——阿斯塔纳世博会马来西亚馆展出科研成果。同时,他担任SIRIM太阳能光伏系统工作组副组长,MQA认证委员会成员,积极贡献社区服务。
           

画板 15.png

崔嘉副教授,沈阳工业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     

崔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副主任。多能源系统与网络分析研究团队和源网荷储多层互动调控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消纳-能源互联网智能控制-电力大数据等交叉学科。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 其中5篇被SCI一区收录,20篇被EI收录,其中2篇复合影响因子3.953,国内103种电气工程类期刊排名第一。

555.png 

Muhyiddine Jradi副教授,南丹麦大学                

Muhyiddine Jradi博士,南丹麦大学能源工程副教授及智能建筑能源应用组负责人。他于2014年在诺丁汉大学获得可持续建筑与能源技术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涵盖能源高效系统、建筑能源技术、数字孪生等。目前领导并参与多个国际项目,与工业界及公共部门合作,总资金超过800万美元。担任多个期刊与国际会议编委和委员,获多项奖项,包括诺丁汉大学工程学院国际奖学金及Sakkal可再生能源奖。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80篇。




图片10.png

1. Energy science engineering | 能源科学工程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系统 、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光伏、风能技术等)


2. Advance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 先进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应用、潮汐电站设计等)


3. Electron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 电子电力传输和分配(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和频率调节、结构化微电网和独立电力系统、DC输配电等)


4. Smart Grids and Intelligent Energy Systems | 智能电网与能源科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节能、高效能耗的优化技术等)



图片7.png

EI期刊-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Energy Web(ISSN: 2032-944X)

投稿文章经过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提交至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Energy Web(ISSN: 2032-944X)期刊,出版后文章将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EI-JA), Scopus等数据库检索。

74b1662b196354d6f7d11d8f111ac15b.png

【征稿主题】绿色能源和技术

【文章要求】

论文篇幅建议4000-8000字符,全文排版后不少于7页。须有3个以上数据图表分析、15篇以上参考文献,查重率30%以下。

请投递英文稿件,如中文稿件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秘书。(廖老师(电话/微信:13902493114))


*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系统查重,https://ais.cn/u/Uram2u,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

368230204135030348.png


引导点击阅读下文线框文字动态排版 (1).gif

引导点击阅读下文线框文字动态排版 (3).gif


会议论文投稿请跳转:https://www.ais.cn/attendees/index/BMYYFQ



图片8.png

日期时间内容

2025年11月14日

(周五)

13:30-17:30签到注册

2025年11月15日

(周六)

08:30-09:00签到注册
09:00-09:15开幕致辞、合影
09:15-12:00大会报告
12:00-14:00午餐
14:00-15:00主讲报告
15:00-16:30口头报告

2025年11月16日

(周日)

09:00-18:00自由活动/返程

最终议程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图片9.png

类别
注册费(人民币)  
单篇投稿(不少于7页)8000元/篇
仅参会不投稿1800元/人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1500元/团队参会3人以上

* 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缴费的论文,如因个人原因需要取消文章发表,将扣除30%的手续费,参会退款政策详见官网。


ICNEPElogo.png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口头报告信息填写模板.docx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A1海报模板.pptx

4、听众参会:不投稿不做报告或展示,仅参会交流。


引导点击阅读下文线框文字动态排版 (2).gif



图片1.png

大会秘书:廖老师(Sherry Liao)  邀请码:L137

联系方式:13902493114(微信)  

QQ咨询:1055374343  

廖老师联系二维码.jpg                



会议秘书处

项目销售一组(能环).png



编译服务.jpg 

写作辅导.jpg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