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IEEE机电一体化与计算机技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025 IEE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大会时间:2025年08月29日-08月31日 大会地点:中国-广州 检索类型:IEEE Xplore、EI (核心)、Scopus MCTE 2022:(click)丨EI Compendex MCTE 2021:(click)丨EI Compendex MCTE 2020:(click)丨EI Compendex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机电一体化已不再局限于机械与电子的简单结合,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它正向着信息处理、控制科学、自动化等方向渗透和融合,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值得探讨和交流的学术问题。
MCTE会议每年举办一届,旨在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因其影响力及重要性,会议自2018年创建与筹办以来,便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已先后在广州、长沙、西安和重庆顺利召开。
第八届机电一体化与计算机技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CTE 2025)将于2025年8月29-31日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大会诚挚邀请您投递相关的研究工作,在会议上展示相关的科研成果、分享前沿的思想看法,一同探讨相关的学术难题。
MCTE 2025 已进入IEEE官方列表,详情可点击:链接
![]() |
![]() |
Advisory Committee Chair-顾问委员会主席 | |
李进 教授,广州大学 | |
广州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广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科研院院长、科技处处长。 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研究,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云计算数据模糊检索、排序检索等安全算法解决方案,相关成果获得国际同行广泛引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等科技攻关项目,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国家高层次人才。 | |
General Chairs-大会主席 | |
张宏 教授(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 |
张宏,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杰出人才,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 《深圳市机器人视觉与导航重点实验室》主任 (https://rcvlab.eee.sustech.edu.cn)。曾就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多年,离任前为该系终身教授。在加拿大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重大研发项目,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委首席工业研究教授 (NSERC IRC)。目前研究方向为移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及大会主席,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旗舰会议IROS 编委会总主编 (2020-2022), 目前为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RAS)行政委员会委员(2023-2025)。 | |
邹涛 教授,广州大学 | |
邹涛,研究员,现任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院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预测控制与智能决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委会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重点学科—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学科带头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6项。多年来一直从事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多项省市教学研究项目,荣获全国高校工程创客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恰佩克奖“产教融合教学名师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省赛二等奖等奖项。 | |
Program Chairs-程序委员会主席 | |
邓飞其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 |
邓飞其,198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历任华南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IEEE CSS Guangzhou Chapter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TCCT)委员、关肇直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物联网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TCCT随机系统控制学组主任,中国仿真学会不确定性系统分析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0多篇。2016、2021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指导教师。 | |
刘强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 |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兼任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与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制造业信息化分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柔性产线变型设计理论、智能排样算法、数字孪生技术方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基金及省市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高被引9篇、热点3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美国专利12件、日本专利5件;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项(IEEE P3147,已立项);牵头获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
卢清华 教授,佛山大学 | |
现任佛山大学副校长,兼任佛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主持及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件。2019年卢清华等与佛山市嘉荣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全自动高性能铝型材包装设备”,在30多家铝型材生产企业进行应用,2019至2022年三年累计新增销售超40.77亿元,实现利润3.33亿元。2021年,该项目获得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4]。被授予佛山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荣誉,兼任广东省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佛山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 |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s-组织委员会主席 | |
管贻生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 |
广东工大机电学院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研究所(系) 所长(主任),2007年回国以来着重开展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基础培育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科技合作专项等纵向项目和华为、诺基亚、广州数控、众为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汽研究院、华南理工及厦门大学等著名企业和院所委托的横向项目30多个。已申请一百项发明专利。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译作和教材各一部。 | |
张珂 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
现任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教指委委员,上海市高校工程训练协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上海市、天津市、大连市、厦门市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科委项目评审和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作为主要合作申请人参加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参加多项省级科技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获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三等奖1项,上海市一流课程1门;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 | |
Publication Chairs-出版主席 | |
刘万泉 教授,中山大学 | |
广东省珠江领军人才,国家特 聘专家高层次人才,澳大利亚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于 2021 年 5 月作为中山大学百 人计划领军人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全职加入中山大学。刘教授于 1999 年获澳大利亚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ARC Fellow)资助,2003 年获澳大利亚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他还曾获日本振兴协会JSPS 高级研究员资助,并多次获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控制理论,优化与神经网络设计。目前在进行智慧养老方面的研究。 | |
赵学艳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 |
赵学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14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第一届不确定性系统分析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TCCT随机系统控制学组委员兼秘书长,IEEE 高级会员,CAA高级会员; |
Track 1:机电一体化(涉及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控制等) | ||
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互联网与工业5.0 能源、动力与系统 自动化、过程自控和运行测控 智能驾驶、防撞与车载系统 无人驾驶 车辆轻量化设计 航天航空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控制 精准作业、机械臂与智能化 机械设计、制图与加工 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自适应、传动与运行控制 精密制造与测量 仪器仪表设备 数控技术、机床与编程 3D打印技术 无损检测与表面 单片机与应用 电机与拖动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技术 遥感测绘与感测技术 材料成型及加工 | 表面、涂层技术 焊接与连接 塑性变形、断裂与损伤力学 摩擦、磨损 热生成及传导 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 激光加工技术 结构动态分析、优化与控制 加工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 电气检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磁场、电感及其测量分析 电容、电阻、电压等相关计算和预测 负荷计算与预测 电力市场、规划与成本预估 电能加工、转换、传输、控制和分配 电力经济与数字化 电工电子技术 电网系统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与PLC控制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电路设计、分析与系统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 电磁、电磁兼容与微波天线 电气牵引系统和控制 供配电技术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系统 能源、电力与电气 能耗评估 燃料、电池技术与系统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通信光纤、电缆及综合布线 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控制与运行 电力牵引、驱动与控制 电子设备、信号图像与信息检测处理 变频、调速与节能 转换器、控制及电源 导体、半导体与绝缘技术 电池原理、电池管理系统及应用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通信光纤、电缆及综合布线 其他相关主题... |
Track 2: 计算机技术 | ||
大数据、数据挖掘与算法 计算机视觉、语言与逻辑 人工智能、智能算法与优化 Ai、模糊逻辑与模仿推理 合成、渲染与可视化 建模、仿真设计与数值模拟 深度学习 云计算、云存储 概率统计、高阶数学与运算 量子计算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人机交互、智能仿生与感知 图像、信号信息处理 | 监测、检测系统与预警处理 嵌入式 智能计算与模式识别 软件工程(测试、运行等) 3D重构与模型研究 语义分割 遥控、无人机与通信设备 数字化、经济与模型 密码学、编码与信息学 信息安全与数字技术 网站搭建 / 网页设计 / 程序设置 神经网络与网络技术 | 传感器、信息处理与测量控制 遥感技术 智能化设计 代码渗透测试与参数设置 路径规划、避障等预测控制类 蚁群、遗传等常见算法 YOLO、SSD等目标检测算法 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系统 决策管理、资源配置与合理性 可编程控制、远程协同 基于Web的... 生产模拟 其他相关主题... |
如果您对论文主题的符合程度不太确定,可直接咨询刘老师微信:13422186485(看到秒回) 有效提高中稿率!!! |
Submit to the Conference | EI会议论文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IEEE 独立出版(ISBN号:979-8-3315-9972-0),最终交由IEEE Xplore、EI (核心)、Scopus 等检索。
>>>投稿须知
◆论文不得少于4页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秘书刘老师;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查重 (查重链接:click),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注: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5年8月29日 | 14:00-17:00 | 报名注册 |
2025年8月30日 | 09:00-12:00 | 开幕式&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7:30 | 口头&海报展示 | |
2025年8月31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待定) |
1. 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听会,无任何展示;
2. 口头报告:演讲10-15分钟,需提前准备演讲PPT;
3. 海报展示:报名时,需提供一份A1竖版尺寸的彩色电子版的海报【请提交JPG格式】;
注:口头/海报参会均可开具口头参会证明/海报展示证明
类别 | 内容 | 费用 |
投稿 | 普通投稿(4页) | 4200RMB/篇 |
★IEEE会员价:投稿(4页) | 3900RMB/篇 | |
★投稿早鸟价:投稿(4页) (需在2025年6月22日前完成投稿和注册) | 3600RMB/篇 |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400RMB/页 | |
参会 | 仅参会不投稿 | 1800RMB/人 |
团队参会不投稿≥3人 | 1500RMB/人 | |
其他 | 加购论文集 | 500RMB/本 |
大会秘书: 刘老师(投稿邀请码 L592)
电话/微信:13422186485
大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