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ISBCB 2026)
2026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26年4月17-19日 中国-郑州
大会官网:www.isbcb.org
![]() | ![]() |
大会官网:www.isbcb.org 大会时间:2026年4月17-19日 大会地点:中国-郑州(线上同步)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截稿日期:2025年10月11日 (投稿请联系大会秘书) 审核录用:投稿后3-7个工作日 (早投稿、早审核、早录用) 点击下方按钮投稿报名 ![]() 投稿参会流程:按模板排版稿件—全文英文投稿—稿件审核—文章录用—支付版面费—1名作者免费报名参会—等待参会通知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及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仪器和传感器、光学成像和诊断技术、医疗信息技术、远程医疗 、移动医疗和物联网技术、医学应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与智能计算:基因组学、生态学、进化遗传学、癌症遗传学、计算遗传学、系统生物学、RNA信息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计算智能、生物统计学和随机模型、计算进化生物学、个性化医疗与精准医学、计算分子系统、数据库和数据管理、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信息学、算法和软件工具、生物信息学中的算法、模型、软件和工具; 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据科学、统计学、云计算、医疗信息、数字病理、数字健康、大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与挖掘、生物网络建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应用、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检测 |
第二届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ISBCB 2026)将于2026年4月17-19日在中国郑州召开。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推动了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在这个信息时代,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理解,并为个性化医疗、药物设计、生态学研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次会议将致力于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让与会者有机会分享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共同面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促进跨学科的合作,激发新的思考,推动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商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士投稿参会!
潘毅 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研究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为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 | Fangxiang Wu IEEE Fellow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等 | 杨静华 国家杰青、中原学者、泰山学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教授 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开创了泛蛋白修饰研究领域,近五年在泛蛋白修饰领域主持包括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国自然 科学基金中俄联合项目及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基金。 |
陈铭 浙江大学 浙大生物信息学学科带头人、生物信息学系主任 研究方向:生物组学大数据整合与挖掘、植物非编码RNA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及生物大网络建模、算法设计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 | 王沛 河南大学 河南省杰青、省优青 研究方向:物统计学、计算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复杂网络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 生物信息学与智能计算 | 计算机技术应用 |
生物医学 数据挖掘 模式识别 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 可穿戴设备及信号处理 生物医学仪器和传感器 光学成像和诊断技术 医疗信息技术 远程医疗 、移动医疗和物联网技术 医学应用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基因组学 生态学 进化遗传学 癌症遗传学 计算遗传学 系统生物学 RNA信息学 合成生物学 生物统计学和随机模型 计算进化生物学 计算分子系统 数据库和数据管理 蛋白质组学 结构生物信息学 算法和软件工具 生物信息学中的算法、模型、软件和工具 | 数据科学 统计学 云计算 数字病理 数字健康 数据整合与挖掘 生物网络建模 生物信息计算与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检测 |
欢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数学等交叉学科稿件投稿,欢迎咨询!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出版后提交 EI Compendex, Scopus数据库检索。
【投稿全流程】
投稿注意事项:
◆EI会议论文不得少于8页
◆论文模板下载:【Template Download】
◆会议仅接受英文投稿,如需翻译服务,请添加会议秘书董老师微信(17320189207)咨询
◆每篇录用的论文可享受一名免费参会(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的名额
◆付款后因个人原因撤稿,将收取服务费(版面费的30%)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投稿前可通过Crosscheck,Turnitin, 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进行自费查重(全文查重包含参考文献,不高于25%),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1、会议投稿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会议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会议口头报告: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
4、会议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口头报告及海报展示(需提交摘要)。
类别 | 注册费(人民币) |
投稿注册(8页) | 4200元/篇 |
学生投稿注册(8页) | 4000元/篇 |
团队投稿(8页) | 3900元/篇 |
超页费(第9页起算) | 400元/页 |
海报展示/口头报告(需提交摘要) | 1800元/人 |
仅参会不投稿 | 1500元/人 |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参会三人以上) | 1200元/人 |
论文集加购 | 500元/本 |
版面费说明:每篇论文包含1个参会名额、1本纸质论文集(邮寄至联系方式地址处) 优惠说明:三人以上为团队价格;论文投稿除免费名额以外的其他作者参会,可以获得参会优惠价。 发票说明:所有款项均开具正规电子发票,参会可提供会议通知、参会/报告证明。 关于费用优惠申请等事宜,可联系大会秘书 董老师咨询(17320189207,邀请码:D226 ) |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6年4月17日 | 13:00-17:00 | 报名注册 |
18:00-19:30 | 晚宴 | |
2026年4月18日 | 09:00-12:00 | 主讲报告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8:00 | 口头报告 | |
18:00-19:30 | 晚宴 | |
2026年4月19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 |
大会秘书处:董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7320189207
邮箱:contact_isbcb@163.com
QQ:2640905300
添加微信请备注:“ISBCB 2026+姓名”
期刊名称: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 (HCIN)
期刊简介: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HCIN,eISSN:2667-1336)是一本国际化的,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致力于传播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 中所有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计算与分析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算法见解。论文发表在施普林格 • 自然(Springer Nature)。
征稿范围:以人为本的 AI;以人为本的数据和管理;信息传播和建模;扩散源识别和网络分析;社会影响力分析;社区检测和动态、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检测;用户建模、个性化和推荐;负责任的 AI、公平性和可解释性。
期刊主编:李天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徐贯东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顾问委员:Masaru Kitsuregawa教授(东京大学,日本国家信息研究所所长);Philip S. Yu教授(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计算机科学学院)
期刊主页: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4230
作者指南: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4230/submission-guidelines
投稿链接: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cin
>>>为鼓励科研成果的传播,本期刊暂时不收取文章版面费用
>>>本期刊设置“最佳论文奖”
HCIN期刊编辑部【电话: 173 2018 2488(微信同号); 邮箱: hcin@editorialoffi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