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前一无所有,用16年逆袭成院士!如今84高龄,他还在路上......

2022-11-08 2038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是我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在2016年的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华工建筑学国内并列第三。说起华工建筑,我们一定会想到现任华工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院士



何镜堂院士简介



image.png


何镜堂,1938年生,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2001年,获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以“中国馆之父”闻名于世,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及其理论工作,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在华工,何院士创造了许许多多第一:华工培养的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个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第一个全国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等等。他提出的“产学研”结合的建筑教学模式,更是推动华工建筑学院在全国建筑高校中异军突起。


他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循着何院士的足迹,探讨他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追寻他创造第一的辉煌业绩。



45岁前:“一无所有”


何镜堂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小时候的他特别喜欢画画,在中学课堂上,老师称赞他数理化学得好,画画功底也好,很适合做建筑设计,这也是他后来走上建筑设计道路的原因。1956年,何镜堂考入华南工学院(后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继而报考研究生,师从岭南现代建筑创始人、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


“我读书还是蛮勤奋的。”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有着广为流传的“励志传说”作为佐证——1964年,何镜堂去北京为毕业论文准备资料,他找到一本很切题的英文书,可是手边没有复印设备,借期又只有三天。他当即决定把书抄下来,就这样,他不分昼夜,硬是把这本60页、图文并茂的书抄录了下来。现在,这份已经泛黄的手抄本,也被何镜堂的学生们当作“励志宝典”。


27岁硕士毕业,何镜堂被分配到湖北农村当了8个月农民,那时的他,常常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方向。


1973年,何镜堂被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主要设计厂房。业余,夫妇俩参加一些建筑绘画、小型铁路客站、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从27岁毕业到45岁,何镜堂的民用建筑梦一直被压在心头,无处施展。“45岁前,我一无所有,没有一个作品一个奖项一篇论文。”何镜堂不甘心。


改革开放之后,何镜堂借着这个黄金机遇重新出发。1983年,他调回母校——华南工学院任教。


回母校的第三天,何镜堂得知深圳科技馆将要举行设计竞赛,果断决定参加竞赛。何镜堂夫妇奋战了20天,一举夺标成功。深圳科学馆建成后,何镜堂获国家和省级多种奖项,完成了建筑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工程。



45岁后:历经16年成为院士


别人都是三十而立,可何镜堂45岁才诞生了第一个代表作品,他铆足了劲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1985年,何镜堂和莫伯治共同主持设计位于广州越秀区新发掘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优秀设计金奖等许多重要奖项,并被列为20世纪世界优秀建筑精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


1997年,何镜堂被推举为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华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2000年,何镜堂获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从1983到2000年,何镜堂用了16年时间成长为院士。


荣誉的至高点并没有让他停下创作的脚步,反而激励着他进把创作视野从广东走向了全国。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高等教育大发展阶段,何镜堂主持了大量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被誉为“校园建筑掌门人”。



永不落幕的创作黄金时代



要说他的扛鼎之作,不得不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说起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标过程,何镜堂依然记忆犹新。当时344个设计方案中,只有他的项目是由院士来牵头。怕输吗?不!“胜败乃兵家常事,院士也可在竞争中获得更大提高。”他说。最终,“东方之冠”脱颖而出。而今,远眺立于黄浦江之畔的中国馆,犹如托天耸立的巨鼎,传神地展示了刚劲磅礴的民族力量。


从深圳科学馆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到浙江大学校园,从市长大厦到会展中心,从广州西塔到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世博会中国馆。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也是一路幸福的旅程。


今年已经84岁的何镜堂仍在参加工程竞标,像他这样高龄依然冲在一线的院士十分少见,他所散发的进取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他的学生们。将生活热情溶入到建筑设计,让东方建筑闪烁着时代精神,一路向前,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作为一个建筑师,最大的责任是为社会服务,建筑不是用来自我欣赏的,它社会性很强,为社会服务、以人为本是一个建筑师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职业责任。”在何镜堂看来,他走的是将个人追求跟社会需求匹配的道路,而这条路,还在不断延伸……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i东莞、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南方日报(撰文:廖银洁),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image.png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