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怎么注明作者
2025-11-25
43
对于许多初次接触SCI论文写作的研究人员来说,如何规范、清晰地标注作者信息,常常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作者署名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术贡献认定,更涉及到知识产权和学术伦理。一篇论文的署名方式,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有一套需要遵循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甚至影响论文的顺利发表。因此,了解并掌握SCI论文的作者标注规范,是每位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课。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SCI怎么注明作者”。
一、作者资格的定义与排序
并非所有对研究有贡献的人都理所应当地成为作者。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给出了基本准则:作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对研究工作的概念、设计,或数据的获取、分析、解读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参与了论文的起草或对重要知识内容进行了关键性修改;最终同意论文的发表版本。通讯作者通常是研究的总负责人,负责与期刊编辑部的一切通信事宜和稿件的最终定稿,并是论文发表后读者咨询的联系人。第一作者则是研究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论文的初稿撰写者。其他作者则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二、作者信息的完整标注
在论文标题页,作者信息应清晰列出。通常包括每位作者的全名(建议使用护照或官方认可的英文名,保持所有发表作品的一致性)、所属机构信息。机构信息应写明作者完成此项研究工作时的具体单位,包括学院、系、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名称及所在地(城市、国家)。如果多位作者来自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应使用上标数字或符号进行区分。通讯作者的信息需要特别注明,通常会在其姓名旁标注星号(*),并在页脚注明“*Corresponding author”(通讯作者),并附上其详细的联系方式,如电子邮箱和邮寄地址。
三、共同作者与致谢的区分
当两位或多位作者对论文的贡献难分伯仲时,可以标注为共同作者,例如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这种情况需要在作者姓名旁使用相同的符号(如#)进行标注,并在脚注中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这些作者对工作贡献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提前与所有合作者以及目标期刊沟通,确认其是否允许共同作者的标注方式。对于那些不足以列为作者,但对研究确有帮助的个人或团体,应在论文末尾的“致谢”部分表示感谢。例如,提供实验技术支持的人员、提供实验材料或资金的机构等。
四、作者变更的处理原则
论文投稿后,原则上作者顺序不应再变动。但在极特殊情况下,如发现重大贡献被遗漏或署名存在争议,需要向期刊编辑部提交正式的作者变更申请。申请必须由所有原作者,包括被变更的作者,共同签署书面同意函,并清晰陈述变更的充分理由,由期刊编辑审核后决定是否批准。切忌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更改。
五、作者ORCID的关联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期刊要求或强烈建议作者提供其ORCID。ORCID是一个专为科研人员设计的唯一身份识别码,它能有效避免因姓名相同或缩写不一致导致的身份混淆。在投稿时,将你的ORCID iD与投稿系统关联,有助于准确地将你的工作归集到你个人名下,建立完整的学术档案,方便学术成果的追踪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