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文摘要怎么写

2025-11-25 47

对于每一位学术研究者,尤其是初次撰写论文的学生来说,摘要部分往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它如同一扇精致的橱窗,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准、全面地展示出论文的核心价值,既要吸引读者,又要满足学术规范。很多人花费大量心血完成了正文,却在摘要撰写上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将数万字的成果浓缩于三五百字之中。究竟怎样的摘要才算合格?其中有哪些必须包含的要素和可以遵循的章法?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论文中文摘要怎么写”。


论文中文摘要怎么写


一、明确摘要的核心功能与类型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透彻理解摘要的本质。摘要并非引言或结论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篇独立、完整的微型论文。它的核心功能是让读者快速判断论文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从而决定是否精读全文。因此,它必须具备独立性和自含性。通常,摘要分为两类: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主要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不涉及具体方法和结果,适用于综述性或讨论性论文。报道性摘要则要具体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实证研究论文中最常见的类型,信息密度高,价值最大。


二、把握四大基本要素


一篇结构完整的报道性摘要,应清晰包含以下四个要素,这也是评审专家和读者最关注的信息点。


1. 研究目的:开门见山地指出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所要验证的假设。这部分应简洁明了,避免空泛的背景铺垫,直接点明研究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2. 研究方法:简要说明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实验设计、研究对象或理论框架。这部分的关键在于清晰、准确,让同行能够判断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无需展开细节。


3. 研究结果:陈述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最主要、最关键的发现。这是摘要的精华所在,应提供具体的数据或现象描述,突出研究的核心贡献。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正文内容。


4. 研究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得出的最终论断、意义或建议。结论应直接回应研究目的,阐明本研究对学科领域或实际应用的贡献与价值。


三、注重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


要素齐全之后,语言的锤炼至关重要。摘要写作应遵循客观、准确、简练的原则。


1. 使用第三人称和规范术语:避免使用“本人”、“我们”等第一人称,通常采用“本文研究了……”、“本研究结果表明……”等表述。专业术语应规范、统一,避免口语化。


2. 控制篇幅与逻辑连贯:中文摘要篇幅一般控制在300-500字为宜。各要素之间应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如“为了……,本文采用……方法,结果表明……,由此得出结论……”,确保语句流畅,逻辑层次清晰。


3. 突出关键词:在摘要中自然地融入论文的关键词,这有助于数据库检索和学术传播。但需避免简单罗列,应使其成为语义连贯的组成部分。


4. 规避常见错误:切忌在摘要中出现图表、公式、参考文献引用;不要对论文内容进行评价(如“本文具有重大意义”);避免出现正文中未提及的信息或过于笼统的套话。


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摘要,本质上是对整篇论文进行的一次深度思考和精炼提纯。它要求作者不仅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更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最高效地传递核心信息。多阅读优秀期刊论文的摘要,细心揣摩其写法,并结合导师的修改意见不断打磨,是提升摘要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