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分区是看出版时间还是索引时间决定的?


SCI分区是看出版时间还是索引时间决定的?很多作者都想知道SCI分区是怎么划分的,有人说是看出版时间决定的,也有作者说是按索引时间来决定的,其实这两个答案都不对,一般来说,出版时间是指SCI论文正式出版的时间,索引时间通常是指SCI论文被WOS收录的时间。而SCI分区是把最新收录的SCI期刊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四个区域。下面艾思科蓝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讲SCI分区是怎么一回事吧。
一、SCI分区
SCI分区包括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前者是根据影响因子,均分为四个分区,分别是Q1、Q2、Q3和Q4,由科睿唯安每年6月份更新公布。后者是根据超越指数,划分为了四个分区,分别是1区、2区、3区和4区。可见,SCI分区针对的是SCI期刊,分区越靠前的SCI期刊,综合实力越强,当然也存在有水分的刊物。
二、SCI出版时间
发表SCI论文要经过投稿、审查、录用、校稿、online、见刊、检索等流程。一般我们认定SCI论文见刊的时间,为SCI出版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出版时间,计算本SCI论文的发表周期。着急出版的朋友,尽量选择发表周期更短的SCI期刊。
三、SCI索引时间
发表的SCI论文好不容易见刊了,只是完成了出版的程序,但不等于结束。依据流程,接下来SCI期刊方要送检见刊的论文至wos数据库,由wos审核是否达到检索标准,而被检索的时间,又称索引时间。可见,SCI分区针对的是SCI期刊,而出版时间和索引时间,针对的是SCI论文什么时候出版以及什么时候检索,并不是一回事。即SCI分区不是出版时间也不是索引时间。
今天我们艾思科蓝分享的学术小知识就到这里啦,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的学术资料,可以点击艾思科蓝进入我们的站内进行搜索关键词,祝愿大家的学业工作都能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