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分区与影响因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022-12-30 1560

  SCI分区与影响因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sci是有分区的,一般是有四个区,每个区的发表难度都不一样,如果觉得发表较难的,可以考虑投稿三四区,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可以考虑投稿一二区。那么sci分区与影响因子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艾思科蓝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SCI分区与影响因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影响因子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也取决于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一般取值范围为1~5,呈动态变化。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汤森路透JCR以及中科院JCR分区表。

  汤森路透JCR分区将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为Q1(1%~25%),Q2(26%~50%),Q3(51%~75%),Q4(76%~100%)。中科院JCR分区表根据该SCI期刊的三年平均IF,先将SCI期刊按照所属领域分为14个大类和176个小类,再将同一学科所有期刊按照该年的IF降序排列。

  中科院划分sci期刊一般是一区(1%~5%),二区(6%~20%),三区(21%~50%),四区(51%~100%)。一般而言,发表在一区和二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当然影响因子也是比较高,而三区四区的刊物影响因子也会相对低一些。

  由此可见sci分区和影响因子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者发表论文不能盲目的追求高影响因子的刊物,或者是非要选择在1区2区的刊物发表文章,这样的刊物投稿难度是很大的,很多作者如果单位没有特殊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投稿到sci3区4区的刊物上,这样投稿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对于评职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目前来说SCI期刊分区的标准有两种,国内的是中科院分区,国际上还有一个是汤森路透分区。为此不管是哪一种大家对于SCI刊物的选择上都要注意刊物的内容与论文的内容是否相符,对于刊物的各项征收事项等也是大家要注意的方面。

  以上就是本期艾思科蓝分享的相关学术资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于对这个问题感到疑惑的你有一定的帮助,而我们也会经常在网站里更新更多大家想要了解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我们的网站艾思科蓝进行查找。


相关资讯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