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AIEA 2025)在安徽大学成功举办!

2025-08-06 3800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2025年8月1日,第六届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AIEA 2025)在合肥安徽大学磬苑宾馆召开并圆满落幕。会议由安徽大学主办,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安徽省安全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AEIC学术交流中心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会交流,探讨了领域内最新的科研热点、创新成果,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640 (19).jpg

会议合照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穆朝絮教授主持,并由其代表安徽大学致欢迎辞。穆朝絮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向与会者介绍了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优势及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阐述了会议的背景与重要意义,为会议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640 (20).jpg


随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常根景先生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价值,期望此次会议能聚焦前沿技术,构建起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助力各方共同探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640 (21).jpg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汇聚了七位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与会者分享了领域内的前沿成果与深刻见解,深入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研发方向。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不仅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前沿资讯,更激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彰显了会议的学术深度与影响力。

首位报告嘉宾为上海大学费敏锐教授,其报告题目是《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的机器视觉感知与网络攻击控制》。费敏锐教授的报告围绕网络化控制系统中机器视觉感知及网络攻击控制的挑战、应用与安全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

640 (22).jpg

接下来,南京理工大学向峥嵘教授带来了题为《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分布式最优一致性》的报告。向峥嵘教授针对一类无领导者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全分布式最优一致性,并阐述了其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及有效性验证等相关内容。

640 (23).jpg

随后,同济大学李修贤教授带来了题为《耦合约束集群博弈的快速策略计算算法》的报告,李修贤教授围绕耦合约束集群博弈的纳什均衡快速计算,介绍了相关分布式算法设计、收敛性分析及应用。

640 (24).jpg

紧接着,西北工业大学杨飞生副教授进行了题为《信息物理无人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与快速强化学习》的报告,杨飞生副教授介绍了信息物理无人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及基于快速强化学习的相关算法与应用。

640 (25).jpg

随后,安徽大学穆朝絮教授带来《协作机械臂的高效规划与控制》的主旨报告,穆朝絮教授阐述了具身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探讨了具身智能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路径,介绍了课题组在多机械臂协同等问题上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640 (26).jpg

接下来,武汉大学叶茫教授进行了题为《多模态大模型高效微调与安全》的报告,叶茫教授的报告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分享了其团队在模型微调过程中保留通用能力及增强模型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640 (27).jpg

主旨报告的最后,浙江大学赵成成研究员带来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安全研究》的分享,赵成成研究员聚焦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安全,探讨了多阶段漏洞的分析策略。

640 (28).jpg


口头报告

本次会议邀请了16 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细分主题分别作口头报告,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性思路及实践应用经验,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参考意义的学术素材,更引发了广泛的思想共鸣与深度启发,有效推动了学术界与行业间的知识交融与智慧碰撞。


640 (29).jpg


优秀评选颁奖仪式

为表彰在会议中表现突出的专家学者,会议经评选共颁发3 项优秀论文奖、2 项优秀口头报告奖及 2 项优秀海报奖,以此激励学界同仁在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领域持续探索创新。

640 (30).jpg
640 (31).jpg
640 (32).jpg


至此,第六届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AIEA 2025)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机电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探索与跨界合作,其搭建的交流平台在促进学术思想碰撞、深化行业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我们期待明年再聚,共同探索科技前沿的新高度,为这一领域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