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第八届机械、电气与材料应用国际学术会议(MEMA 2025)在沈阳成功落下帷幕!会议由东北大学主办,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协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近200名专家学者(其中国际友人30多名)共同探讨机械、电气与材料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2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东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于福晓教授主持。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代表学校欢迎与会嘉宾,介绍了东北大学的悠久历史、学科优势及国际化布局。他强调机械、电气与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希望会议通过跨学科交流激发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中国金属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东北大学左良教授,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秦高梧教授出席本次会议。中:中国金属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 左良教授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裴文利教授主持大会报告环节。会议很荣幸邀请到日本秋田国立大学的齐藤準教授、东北大学的杨波教授、东北大学/剑桥大学的Ali Reza Kamali教授、日本秋田国立大学的吉村哲教授、东北大学的刘铁教授作大会报告,为会议奠定了高水平的学术基调。齐藤準教授报告了能够实现近样品表面磁力测量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满足宽磁场频率范围测量的交变磁力显微镜的最新研究进展。杨波教授详细介绍了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关于宽吸收光谱、高吸收率的光热转换材料λ-Ti3O5的相关成果。Ali Reza Kamali教授分享了用于解决锂离子电池存储容量的硅负极材料的关键设计策略和重要成果。吉村哲教授报告了高性能铁磁薄膜及高性能低损耗磁性器件的开发。刘铁教授报告了钢连铸和液态金属成形的电磁场调节技术,以及成套的电磁旋流喷嘴设备和强磁场下高温金属熔体性能测量系统的研制成果。左:日本秋田国立大学 齐藤準教授
29日下午,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奥克兰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近20位专家,分别在2个分会场中展示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电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双层膜材料交换偏置效应的模拟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弹热效应、高纯氧化铝制备与应用、热轧厚板动态再结晶中微观结构关键作用以及电气化转化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等多个先进前沿的机械、电气与材料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分享、成果报告与深入交流。
主讲报告(部分)
30日上午,会议设立了2个分会场,来自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30余位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通过口头报告,分享了在材料设计、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展现了新生代的科研活力。
青年学者证书颁发现场
此外,会议表彰了表现突出的青年学者,共评选出4篇“优秀论文”以及6个“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以激励青年学者继续深耕科研。左:优秀论文颁奖主持人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海刚书记MEMA 2025为全球学者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合作与技术转化。会议议题紧扣行业需求,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MEMA系列会议将持续推动机械、电气与材料学科的交叉融合,助力全球科技创新。我们期待下一届会议再聚首,共创更多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