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安家费”将逐渐退出!

2025-08-18 4117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2025年,博士进入高校求职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地方院校曾经为吸引人才慷慨提供的安家费,如今正加速退出历史舞台。某地方二本院校青年教师投稿称,入职时承诺的安家费已被取消,类似的遭遇在2025年求职的博士群体中已非孤例。


640 (18).png

图源:小红书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安家费被取消,于博士群体而言是“情理之外”。博士毕业大多在30-35岁,正处在人生缺钱的阶段,安家费被博士圈视为“第一桶金”,是支撑他们成家立业的基础,如今取消,对习惯这一规律的博士来说十分残酷。


然而,从宏观层面看,这又是“意料之中”。自2016年起,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以年均10%的速度扩张,在学博士人数从2013年的32.67万增长到2024年的67.63万。预计2025年我国博士生毕业规模在10万 - 12万之间,而高校约需要5万 - 6万教职岗位,实际国内高校教职“空缺量”预计在3.8万 - 6.5万之间,难以满足博士就业需求。


640 (19).png

根据教育部历年统计公报中制作的趋势图(纠偏:2023年博士毕业人数为8.71万人)


Nature也发文指出“全球博士过剩”,远超学术界岗位所需,部分领域薪酬低于硕士,这印证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也说明此类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高校安家费“取消”也就不足为奇。


安家费早已“名存实亡”的“诱惑”


事实上,不少安家费早成 “看上去有,实际难到手” 的存在。每年高校入职季,“诱惑”“骗局”“避坑” 都是青椒们谈论安家费时的高频词,这与发放形式直接相关:


640 (20).png


有的相对友好,如一次性发放、按年发放、考核通过后一次性发放;有的则暗藏门槛,如年度考核后按年发放,或中途离职、考核不通过需 “退还”—— 后者还分部分退还、全额退还、含个税全额退还(比如税前 50 万,税后到手 40 万,退时却要补 10 万)。有教师调侃:“就像骡子今天少拉了几圈磨,得把前几天吃的草全吐出来。”


这种 “套路” 让安家费成了 “不敢动的钱”—— 有人干脆存起来 “摆烂”,间接证明:没了安家费,似乎也能走下去。毕竟,安家费本就是 “博士稀缺时代” 的产物,是高校 “抢人” 时的竞争手段。如今红利退去,它的消失本就有迹可循。


安家费归零,博士该褪去“特殊光环”


安家费的消失,本质是博士 “特殊光环” 的褪色。过去,“博士 = 高薪稳定工作通行证” 的认知已过时;2025 年的现实则明确传递信号:博士只是一个朴素的学历头衔。


未来博士培养必然转向 “解决实际问题”—— 规模化培养尖端人才,鼓励投身国家发展前沿。对个体而言,需认清:进高校的红利期已过,若只为安家费或待遇选择教职,已不合时宜。博士学历是学术兴趣与求知过程的证明,而非 “就业保证书”。


正如 “全球博士过剩” 的大背景所示,高学历不再是 “优秀证明”,真正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市场认可。做题家思维、学历崇拜已行不通,“脱下长衫” 反而可能是种 “解脱”。


或许多年后回望会发现:当年一笔安家费的有无,远不足以决定一生的 “安稳”。真正能支撑人生的,从来是自身能力与清晰选择。面对现实,与其纠结过往,不如静下心想想:自己真正能胜任、契合长板的路,究竟在哪?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