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去这所985了!

2025-04-28 3823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受邀在华中科技大学作题为“从结构生物学到结构学——酷寻:以冷冻电镜探索未知世界”的报告。


640 (3).jpg


从“视觉”这一提供信息最多的感官导入,颜宁介绍了“看到”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尤其是对结构生物学而言,深入幽微的“看到”的重要性。“结构决定功能”,从钻石和石墨的分子结构的差异切入,她以生动的案例阐释了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价值。“跨膜运输蛋白确实是最难的,我还是很想让我的科研成果写进教科书的,所以我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颜宁以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钠离子通道(Nav)的研究为例,阐释了结构生物学如何揭示疾病机理。她提到,解析这些蛋白的动态构象变化,不仅为糖尿病、疼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更推动了人类对生命本质探索的进程。


“冷冻电镜技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颜宁介绍,传统X射线晶体学受限于蛋白结晶难题,而冷冻电镜突破性地实现了对膜蛋白等复杂结构的原子级观测。她将这项技术比作“分子摄像机”,可捕捉蛋白质动态工作的全过程。“华科大马上有冷冻电镜平台了,这是很好的工具,不管你是不是学结构生物学的,都可以去运用它。”


在交流提问环节,当学子问到计算机与生物如何结合时,颜宁这样勉励学子勇敢踏上学科交叉的路。当被问及如何度过科研中那些痛苦的时刻时,颜宁表示,一方面痛苦可能来源于知识储备尚不到位,另一方面来看,未知的越多说明研究前景越广阔。针对AI在该领域的应用,颜宁分析了AI的潜力与局限性,“实验才是验证真理的最终标准”。


颜宁简介


640 (4).jpg

颜宁,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2007年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2年成为终身教授,2013年成为拜耳讲席教授。2017年受聘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12月受聘成为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2023年3月受聘兼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目前主要致力于针对疼痛的发病机理研究与药物研发。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会议官网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