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李小燕,女,2001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环境监测专业,并留校任教。2007年7月获得东华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从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辐射环境监测》课程。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主要科研项目 [1] 优先流作用下非饱和多孔介质中可移动胶体特征及对放射性核素迁移活化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主持,2018.1-2021.12 [2] 饱和多孔介质中可移动胶体特征及对放射性核素迁移活化的影响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7.1-2020.6 [3] 大亚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60Co、137Cs、90Sr的赋存形态及其富集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主持,2015.1-2018.12; [4] 新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去除铀尾矿库废水中210Po、210Pb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主持,2014.1-2015.12; [5] 河流沉积物对放射性核素137Cs、90Sr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江西省教育厅项目,主持,2015.1-2016.12; [6] 铀矿采冶废水中铀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去除铀效果研究,国防科工局项目子项目,主持,2011.1-2013.12; [7] 新型吸附剂的表征及去除铀矿山废水中铀的研究,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2011.1-2012.12; [8] 淀粉接枝共聚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放射性核素铀、钍的实验研究,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2011.1-2013.12; [8] 河流沉积物吸附137Cs、90Sr的性能与机理研究,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国防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 2014.1-2015.12 学术专著 [1] 李小燕.溶液中U(VI)、Th(IV)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专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4。 获得荣誉 [1] 2008-2009学年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 2010-2011学年获东华理工大学“八个一”标兵荣誉称号; [3] 2011-2012学年获东华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 2016-2017学年获东华理工大学“八个一”标兵荣誉称号; [5] 2017-2018学年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