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慧芳 职 称: 副教授 一、个人简历 受教育经历: 2004.9~2010.7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硕-博连读),博士; 2006.3~2006.12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交流; 2000.9~2004.7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研究工作经历: 2017.12~2018.12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U Delft),访问学者; 2015.1至今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2010.7~2014.12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 2008.4~2010.7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教。 二、教学情况(本科生/研究生) 承担“金属成形过程的组织性能控制”研究生专业课 三、主要研究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快速退火的超高强冷轧双相钢再结晶-相变-析出协调 及局部成形性能控制机理(5177408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低碳纳米贝氏体钢的组织细化及强韧性控制机理(51101033)。 [3].主持企业课题-热轧超快冷对汽车板冷轧-连退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性能影响研究及工艺开发。 [4].主持教育部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u析出强化型低碳贝氏体钢的第二相及强韧性控制机理(N110407002)。 [5].主持教育部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奥氏体状态调控的低碳贝氏体板条纳米化及聚结行为的控制机理研究(N130407002)。 [6].参与企业课题-Mn-Si元素对热浸镀锌钢板浸润性与性能影响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课题负责人) [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基金项目—低密度、高弹性模量、高强韧性钢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 [8].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性能超高强汽车用钢关键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四、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等) 近年来,发表论文近20篇,专著1部,授权专利3项。 专著情况: 蓝慧芳,高强韧性贝氏体钢的组织控制及工艺开发研究,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24千字,2016。 专利情况: 1.蓝慧芳,杜林秀,邱春林等,一种超高强度贝氏体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ZL201410201493.5. 2.蓝慧芳,杜林秀,李建平等,一种高局部成形性能冷轧超高强度双相钢的制造方法,ZL201510949646.9 3.杜林秀,蓝慧芳,高秀华,高彩茹,邱春林,吴红艳,一种基于轧制变形和快速相变的板带钢材的生产方法,ZL201110254263.1. 科研获奖: Effect of microstructural constituents on strength–toughness combination in a low carbon bainitic steel,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排序第一,201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