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勇,博士,现任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生物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生物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学习经历 1. 1993.09-1997.07 吉林省长春市 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教育 学士学位 2. 1997.09-2000.07 吉林省长春市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硕士学位 3. 2002.03-2006.09 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 生物控制 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 2000.07-2003.06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助教 2. 2003.07-2009.12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讲师 3. 2010.01-2013.06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教授 4. 2013.07- 至今 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副教授 三、出国经历 2006.01-2006.06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至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参加双语教学培训 四、教学情况 承担“普通生物学”(双语)、 “普通生物学实验”、“现代生物工程进展”、“专业概论与职业发展”四门本科专业课程和“植物生态学”、“生物工程进展”两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普通生物学”被评为东北大学质量工程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多次获得市级和校级教学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辽宁省级教改立项3项,国家质量工程项目2项,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2项、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1项,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四百工程”“百种优质教材立项”1项(2016年),东北大学本科“四百工程”“精品骨干课程”1门(2017年)。 (一)教学比赛获奖 1. 获2005年东北大学首届“双语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 获2013年东北大学理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3. 在2013年沈阳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高校青年教师基本竞赛”中被授予“沈阳市技术能手”称号; (二)教学成果奖 1. 普通生物学双语课程体系建设,2014年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 生物工程专业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 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2018年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4. 生物工程专业“三全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9年东北大学优秀本科教育教学案例二等奖。 (三)承担教改立项 1.辽宁省级教改立项 (1)“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451; (2)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UPRP20160121; (3)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PJHYYB15042。 2. 东北大学校级教改立项 “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类别:A类,2014年。 3. 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立项 (1)“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2017年) (2)产学深度融合的生物工程专业酸奶发酵工程实习实践平台构建(2018年) 4. 东北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整合校内实践基地资源,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才培养水平(2018年) (2)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金课建设(2019年) 5.东北大学“四百工程”“百种优质教材立项”规划教材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双语) 6. 东北大学本科“四百工程”“精品骨干课程” “普通生物学”(双语) 7.东北大学质量工程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 “普通生物学”(双语) 五、科研情况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环境激素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ISTP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7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费2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辽宁省企业博士后项目1项,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 (一)承担的科研项目: 1. 环境激素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项目编号N010405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2. 环境激素流动的生物复杂性模型化研究,项目编号N090405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3. 双酚A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4. 循环固定床燃煤锅炉脱硫设备运行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企业博士后项目; 5. 环境激素流动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 (二)参加(排名第二)的科研项目 科尔沁沙地固沙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变及与植被的关系,项目编号408712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01-2011.12。 基于广义系统的渤海经济鱼类开发模型的动态分析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01-2014.12。 广义生物经济模型动态分析与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F201150102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1-2013.12。 (三)曾经参加过的已结题科研项目: 1. 企业动态管理MIS系统(横向课题); 2. 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示范区(国家计划项目); 3. 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计划项目); 4. 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的研究(省部级基金项目); 5. 主要农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省部级基金项目); 6. 科尔沁沙地固沙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变及与植被的关系(国家基金项目)。 (五)学术获奖 1.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学术论文类),2010. 06 2. 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学术论文类),2011. 02 六、其他获奖 1. 2005. 07被评为2003-2005年度东北大学“两先两优”优秀党员; 2. 2004. 09被评为2004年度东北大学“校工会积极分子”; 3.2008. 10被评为2006-2008年度东北大学 “三育人”先进个人; 4. 2009. 07被评为2007-2009年度东北大学“两先两优”优秀党务工作者; 5. 2014. 10被评为2012-2014年度东北大学 “三育人”先进个人; 6. 2013. 07被评为2013年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 2014. 12被评为2014年度东北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8. 2014. 09被评为2014年度东北大学“三八红旗手”; 9. 2016. 06被评为建龙钢铁第二十届“创艺杯”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 10. 2015. 12被评为东北大学生科院2015-2016学年“全程导师制”优秀指导教师。 11. 2016. 12被评为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第一届“薪火教师”; 12. 2017. 05 被评为东北大学第十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13. 2017. 07 被评为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017年“优秀党务工作者”; 14. 2017. 12被评为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先进个人”; 15. 2017. 12 被评为东北大学2017年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16. 2018. 06 被评为东北大学2016-2018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17. 2018.08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18. 2018.12 被评为辽宁省高校本科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优秀组织个人”; 19.2018.12 获得东北大学“王玉仑”奖教金; 20. 2018.12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2018年“全程导师制”优秀指导教师; 21. 2019. 12 东北大学2019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2. 2020.06 东北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3. 2020.06 东北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先进个人” 24. 获东北大学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我最喜爱的教师”提名;